据调查,部分农村兽医基层工作者由于文化知识水平低,很少参加技术培训或参加了技术培训,但接受能力较差,兽医临床上存在不少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见病抗菌 兽医临床上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用抗菌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菌素,如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药反而使疾病的抗药性增强。 见热就退 畜禽一发热,急忙用退热药降温,从没有考虑畜禽发热有时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如果畜禽体温过高或持续发热,对机体有害,可使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代谢机能发生严重障碍,甚至器官变性或坏死,应及时采用退热药物降温退热,确保病畜及时康复。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 见泻就止 见泻就止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病毒及有毒物质,减轻病菌及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害。如果病畜腹泻时间长,脱水严重,引起胃肠消化功能障碍,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全身营养短缺,应立即用止泻药物,还要结合补液,补充电解质的同时加用抗菌素药物和止泻药,不然,会影响疗效。 见病用药 畜禽发生疾病,是有内因和外因的,只对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忽视提高病畜的防御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在临床上应采用综合性治疗,既要消除致病因素,又要加强病畜护理,增强营养,提高抵抗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见效停药 兽医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的现象,一来为畜主节省药费,二来认为病畜可以自行康复了,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在治疗中应遵循各种疾病的规律,按照疗程进行治疗,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1次~2次药,以巩固疗效,达到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