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丰县凤城镇闫庄村李庄农家妇女曾德芳,从国家畜牧科研单位选购名优达兰母猪,进行科学饲养,获得较好的效益。
曾德芳每年都订阅上千元的科技类报刊、杂志,从中查找出大量的科技信息资料。她花费购买了两头达兰母猪后,在畜牧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她很快掌握了母猪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发情鉴定、产房护理、种猪选育等具体实用技术和养殖中至关重要的畜群管理、繁殖管理等科学管理手段。为了检验养殖效益,她对标比差,仍保留了一个肥肉型的二代太湖母猪,经过两种不同类型的母猪产仔,她发现达兰母猪产的仔生长快,同时节省饲料20%左右,而且胴体肉质好。而二代太湖母猪所生仔猪除产仔头数多于达兰母猪外,其它无论胴体瘦肉,还是生长速度相比之下都低得多。
曾德芳抓住优种达兰母猪的特点,选择长白、杜洛克等优种公猪进行商品猪培育,通过实践摸索,这种猪不但生长快,节省饲料外,市场还缺货。2004年夏季,她饲养的达兰商品猪,被山东客商每公斤高出市场价1元的价格买走。曾德芳还有个特点,就是饲养母猪掌握10条窍门,每个窍门都记录在日记本上,平时没事就拿出来看看,对于仔猪的饲养更是细心,就提高仔猪成活率,她从头到尾都能把技术背出来。养猪的关键技术有4个“三天”,即配种后三天,分娩后三天,断奶后三天,转群后三天,为此,她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已达到熟能生巧的技术。
曾德芳为了养好达兰猪,还在自己责任田里植了猪喜食的黑麦草,菊苣等牧草,还向饲料加工厂订购了稻米混合糠等。她把成功经验还无偿传授给农民群众,并迅速在当地掀起养殖“达兰猪”热,一时间,她发动养殖达兰母猪的农民,出现指“腹”定“仔”的热潮,眼下看来,淘汰劣质猪,选择优质猪正成为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