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长毛兔、獭兔饲养量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减少,预计全年兔毛产量在600吨左右,獭兔皮产量也较去年减产20%-30%。但是,今年前5个月的数据显示:兔毛、獭兔皮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强势反弹,反而有所下降。 有人习惯从生产角度分析,认为产量少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笔者认为,应当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特点及兔产品的特殊性去分析影响今年兔产品(不包括兔肉)市场走势的因素。 宏观经济大环境 放眼全球经济,“美元堕入深谷,油价窜上高空”,世界经济减速,消费需求萎缩,甚至连发达国家的老百姓都开始节衣缩食。而“节衣”很可能成为消费者的首选目标,这就给纺织服装业带来很大威胁。目前,兔毛制品及獭兔裘皮制品仍然以外销为主,由于外销需求不旺,导致出口订单减少。笔者从皮革企业相对比较集中的浙江桐乡、海宁一带了解到,由于出口订单减少,不少企业不敢贸然购进原料,从4月下旬开始,鞣制好的獭兔皮出现了滞销迹象,而从5月中旬以后,当地獭兔生板皮价格也从三四月份的每张37-40元下降到32-35元(当然这其中也有季节性的因素)。从国内宏观经济层面分析,为了抑制CPI过快上涨,国家不会对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所松动。而皮革企业恰巧是资金占用大、周转时间长的行业,银根紧缩更使相关企业如履薄冰。 产品结构调整 兔毛的消耗与毛纺织品的内在结构有很大关联。1997年,兔毛窜到每公斤180元的高价时,当时长三角地区的一些毛纺织企业年消耗兔毛超过500吨(指一个厂家),生产的大部分是高比例毛纱,即兔毛含量达50%-60%。而今年,混毛纱比例有所调整,兔毛含量仅为5%左右,也就是说生产20吨毛纱,只需要一吨兔毛。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兔毛的用量。据浙江一家兔毛经营企业反映,现在客户购买兔产品只要一两吨,很少有10吨、20吨的大单子。所以,兔毛企业在兔毛价格已经跌到成本价的时候,仍然不敢大量购进。在裘皮产品上,由于今年水貂皮价格下跌了50%,一些厂商为了提升服装的档次,多采用貂皮;而低档的产品,均采用家兔皮拔针毛的方法取而代之,相应减少了獭兔皮的用量。 相关政策变动 从去年7月1日开始,纺织品、裘皮制品出口退税大幅度下调,纺织品从13%调至11%,裘皮退税下调至5%,这给以外销为主的毛纺企业和皮革企业带来沉重压力。而日益坚挺的人民币也让出口企业压力加大。据测算,出口一吨兔毛,目前汇率与2005年8月前的汇率相比,减收人民币2万元。如果年内人民币持续升值,无论是出口原料、半成品还是制成品,汇兑风险会进一步加大,从而强有力制约原料价格的攀升。 另外,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企业必须要考虑这些综合因素,从而对原料进价适当控制。 笔者认为,兔产品市场价格的走势既取决于产量的多寡,更取决于消费需求的旺盛与萎缩,而需求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让广大的生产者更多地关注市场需求,让更多的经营者加入到终端市场的营销当中去,才能促进兔产业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