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洼乡关闭煤矿以后,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开发并加快发展替代产业,调整了产业机构,恢复了生态、保护了环境。
一、 “1千万”种植基地。在东村投资300万建立无公害草莓、高山食用菌基地,种植草莓、蘑菇350亩;在议合村、蒲洼村沟域投资700万元种植葫芦、南瓜、核桃、杏仁、葡萄、野菜2500亩。绿化了环境、恢复了生态、富裕了百姓。
二、 “1千万”养殖基地。在议和村、富合村、森水村建立养殖基地2500亩,养殖柴鸡70000只、野猪76头、梅花鹿24只、中华蜂4000群。解决了劳动就业,促民增收。
三、 “1千万”休闲观光园。开发20公里长的沟域,投资600万修建奇花异果园150亩、种植食用葫芦、本地南瓜、瓠子、本地豆角、小金瓜等多个观光品种,防止了水土流失,绿化了环境,美化了宜居环境;投资400万搭建旅游观光亭25处,吸引游客,保护环境,也带动了百姓增收。 责任编辑:hc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