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供应和价格的变动与人民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2007年5月份以来,受粮食价格上涨、生猪供应偏紧、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引发了全社会对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担心。在此期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再次强调“粮猪安天下”的战略意义。台州市也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生猪生产逐步恢复,生猪市场供应偏紧、猪肉价格一路上涨的局面有所改变,市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至今年5月份该市集贸市场猪肉价格转升为降,月降幅达4.1%。
走势:一年来一路看涨
从猪肉价格的走势来看,2007年猪肉大幅度涨价不是偶然的,实际是经过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持续小幅下滑后的一个强劲反弹。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期间,猪肉价格呈小幅下滑走势,到2006年6月份降至谷底,下半年开始反弹,而且上涨幅度较大。
市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8月份该市市区猪肉价格比上月猛涨20%,而且连续上涨了6个月;2007年3月份市区猪肉价格小幅回调到15.6元/公斤,以后又一路猛涨到2007年8月份的24.8元/公斤;经过9、10两个月份的短暂回调后,11月份又重整旗鼓开始了连续6个月的新一轮上涨,至2008年4月份涨到26.8元/公斤的顶峰,5月份市区猪肉价格回落到25.7元/公斤。
究其原因主要受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猪积极性下降;养猪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滑;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猪肉消费量相应增加等影响。
预测:价格将有所回落
去年下半年以来,省级以上政府和部门先后出台了20多项鼓励发展生猪生产的意见、通知,在规模猪场建设、用地用电用水、保险、屠宰加工等生猪产销各环节给予优惠政策。国务院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今年继续执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于7月1日实施,补贴标准由每头50元增至100元。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和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大批工商资本进入养猪业。2007年以来,台州市通过省部级立项的48家规模猪场建设项目,工商资本投入的就有20来家,目前尚有很多工商企业有意向投资养猪业,这将对该市猪肉自给率的提高、饲养方式的转变和产业档次的提升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国家促进生猪生产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市场猪肉价格的高位运行,养猪纯收入稳定增加,养殖户养猪积极性提高。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供应量逐步回升,猪肉供需矛盾渐趋缓和,猪肉价格将有所回落;但短期内猪肉价格仍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会明显下降。
建议:促成规模化养殖
猪肉是该市居民日常生活肉类消费的首选,消费需求量大。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养殖户(场)养猪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流通、消费和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大力支持和鼓励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生猪自给率。由于台州市生猪存栏量与出栏量不断下降,近年来调入量一路上升,调入生猪所占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40%上升到2007年的60%。生猪自给率过低,对我市的消费安全带来威胁。今后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土地供应、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信贷发放、生猪保险、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养殖户(场)必要的支持,帮助农民建立养殖小区或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引导众多散养户向规模养殖发展,提高生猪自给率。
此外,加强信息发布、市场监管和价格监测预警工作,抑制物价普遍上涨;完善生猪生产预警机制,避免大起大落;完善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减少养殖风险等也是稳定市场供应的有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