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井英是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水宽乡阳和田村的普通妇女。她凭着勤劳与智慧,依靠科技饲养山鸡,成为侗乡有名的“山鸡王”。
高中毕业的周井英,面对穷山恶水。坚信只要自己勤勤恳恳劳动。就能富裕起来。她种过药材,喂过猪,养过鱼。还起早贪黑做过小贩。但由于技术与经验的不足和市场的波动,欠下了近万元的债务。
2003年,一次偶然机会,周井英从《农村新技术》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饲养山鸡的养殖技术文章,她心里一亮:本地鸡的养殖户很多,但珍禽的养殖者却很少;山鸡是野味,吃的人肯定多;何况这里树木多,空气新鲜,适合山鸡的生长,养山鸡肯定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周井英说干就干,东借西凑筹款7000元,按文章上提供的信息只身南下到福建学习山鸡饲养技术。经过1个多月的学习,周井英掌握了全套山鸡养殖技术,并以每枚7.5元的高价买回700枚种蛋进行人工孵化。也许是老天故意与她作对。700枚种蛋只孵出40多只小鸡。家里埋怨她总是干费力又赔钱的劳心事。倔强的周井英不理会这些,她几次去福建咨询山鸡孵化的关键技术,还订阅了《农村新技术》,希望从中得到帮助和启发。为了不使自己的事业半途而废,周井英在饲养小鸡的大棚下设置了1张简易竹床,朝夕与小鸡为伴。时刻关注着小鸡的饮食和生长情况。就这样。40多只小鸡在她的精心饲养下全部成活、长大,第2年30多只母山鸡共产蛋3000多枚。她把这些蛋全部孵化,孵出小鸡2000多只,出雏率达到67%。她以每只4~5元的价格销售鸡苗,收入1万多元。不仅还清了全部债务,还开始有了余钱。
尝了甜头的周井英,决心更大了,计划更周全了。她对市场进行了1个月的调查,了解到市场上卖成鸡的价格要比卖雏鸡的价格高出5~7倍。为了扩大再生产,周井英还从本县土桥乡引进雷竹种植,在一个面积0.4公顷的小山坡上种植成一圈成为围栏。这不仅扩大了山鸡的活动空间,也为家庭的生产、生活拓宽了收入来源。2004年4月,周井英的第1批400多只成鸡出笼。获纯利5800多元;加上出售鸡苗。半年就获纯利1.8万多元。2005年初,她又扩大养殖规模,还与怀化、长沙、贵州等地客商签订了销售合同,仅成鸡出笼预订就达2500余只。加上雏鸡出售,年底收入突破8万元,真正成为山旮旯里的“山鸡王”。周围的群众看到周井英养山鸡发了财。都来向她学习养殖技术,周井英毫不保留地教给大家。在她的带领下。仅水宽乡山鸡饲养户就发展到20多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