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三大名叫樊俊义,但他的大名没有“樊三”那么响当当。因为远近的人都知道,樊三养种鸡重视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科技含量大,效益也高,他还是临河区城关镇“养鸡协会”的发起人之一。
穿过一条条小路到了樊三家,虽然已是深冬,但是透过那一排排的柳树我还是能想象到这村庄夏天时那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但樊三家里却没有想像中那么好,家具摆设没有一样是新的。难道我们来错地方了?还是樊三不是人们说的模范?
“我们家那个为了发展养鸡业,一见有个甚新东西,他就要弄回来。”樊三媳妇回来了。她的这句话打消了我所有的顾虑———原来樊三是把赚来的钱都投入到了扩大再生产中。
养了十年鸡的樊三,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1000来只鸡发展到现在的13000来只,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十年过来,让樊三媳妇谈谈经验,她告诉了我三个词:辛苦、细心、坚持。
2006年,她家又引进了新的蛋鸡品种“海兰”。据樊三媳妇说,这个品种的鸡比较好养,可育雏是最难的,也是最费心的,樊三媳妇还用了个比喻说“比伺候产婆都费心”。能不费心吗,一栋鸡舍里3000来只小鸡,吃喝需要照顾,温度湿度需要控制,还得时刻注意消毒、防疫。总之是操不完的心。好在小鸡长成之后就可以天天等着金蛋掉下来,不用太费心了。
现在,樊三有五栋鸡舍,里面的产蛋鸡都过着现代化的生活:住的是冬暖夏凉的房子,喝的是自来水,吃的方面是多餐少食,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吃,总结起来就是:夏天凉荫荫,冬天暖烘烘;仰起头喝水,低倒头吃饭。这就是樊三家产蛋鸡的幸福生活。
听说别的养鸡厂有了自动上料装置,樊三又坐不住了,真应了樊三媳妇那句话。
追求科学养鸡的樊三,好强的樊三,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有禽流感,这样鸡蛋的价格就可以稳定下来。为了这个,樊三和其他养鸡户一起成立了“养鸡协会”,以确保信息流通,及时交流经验,共同抵御风险,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想法有了,策略有了,阔步走在致富路上的樊三更加信心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