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三穗县在贵阳举行了“2008贵阳地区三穗鸭品评推介会”,正式拉开了做大做强“三穗鸭”品牌的序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三穗县就将当地特产“三穗鸭”列为重点产业之一,但因缺乏宣传等原因,养殖规模上去了,鸭子的销售却成了问题。鸭农一度被饥饿的鸭子追着跑,极大地挫伤了养鸭的积极性,“三穗鸭”陷入濒临绝种的尴尬境地。
20多年过去了,“三穗鸭”始终未能走出县门,而同为地方名鸭的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麻鸭等已在国内餐饮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用北京鸭制作的北京烤鸭,早已驰名中外。
“三穗鸭”为何难以走出县门?如何让“三穗鸭”像北京鸭一样走向全国甚至是走向世界?三穗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决定改变过去只重视发展养殖而不注重市场培育的思维模式,提出先做大做强“三穗鸭”的品牌,找准市场后再发展养殖规模。
只管养不管卖
“三穗鸭”险“绝种”
三穗麻鸭,由野鸭驯养而成,形成独特种群约有近600年的历史。中国地方名鸭之一,又叫“三穗鸭”。个小、肉质鲜香细嫩、氨基酸含量高、胆固醇低,是天然绿色食品,并具有清凉下火的药用功效,享有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上世纪80年代初,三穗县决定将“三穗鸭”作为重点农业产业来发展,到80年代中期,全县的“三穗鸭”养殖规模已发展到60万只左右,达到了一个养殖高峰期。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问题逐渐暴露。由于对市场的估计不足,除了三穗县及周边县市之外,外界几乎不知道“三穗鸭”这一品牌。
“那么大的养殖规模,一个县根本没有这个消费能力”,鸭子的销路成了大问题。“三穗鸭”的饲养周期一般为70多天,鸭子卖不出去,养殖户就得每天投入更多的饲养成本。在三穗县,很多曾在当时养过鸭子的农户都称,那时候为了降低成本,只能一天少投一点食给鸭子,但鸭子又是耗食动物,吃不饱就会追着要吃的,“一天简直就是被鸭子追着跑。”
养鸭子亏了本,很多养殖户伤了心,放弃了“三穗鸭”的养殖。
到了90年代初期,受饲养周期仅在40多天的外来“饲料鸭子”的冲击,“三穗鸭”更是被逼到了绝境。
三穗鸭产办主任蒲德坤说,外来“饲料鸭子”虽然与“三穗鸭”的养殖成本差不多,但其饲养周期要短一半,同时都是体大膘肥。而“三穗鸭”的特点是个头小,每只仅为1.25公斤左右,不知道“三穗鸭”特点的人,往往都会购买个头更大的其它鸭子。
“90年代末,全县的种鸭仅有1000多只。”蒲德坤说,幸好还有一些不愿意让“三穗鸭”这个品种灭绝的养殖户,即使在亏本的情况下,也继续养殖“三穗鸭”,才让这个品种保留了下来。
养鸭规模的锐减,也使当地的鸭绒制品企业陷入了困境,加上企业本身的体制改革等原因,曾经以“三穗鸭”鸭绒为原材料生产的名噪一时的“贵康”、“美雅特”等羽绒制品,也很快被其它同类品牌所替代。
此后,尽管历届县党委政府班子一直将“三穗鸭”的发展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但始终受限于市场需求量较小,20多年来一直没有实现让“三穗鸭”规模化走出县门的梦想。
转变思路
“赶鸭子上市”
此时,同样是中国的地方名鸭,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麻鸭等已在国内餐饮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用北京鸭制作的北京烤鸭,在全国的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其专卖店和特色酒楼,成了驰名中外的一个特色品牌。
三穗县委县政府通过对比后发现,之所以会出现当年“被鸭子追着跑”的现象,是当时只注重了养殖规模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几乎都将精力投入到了鸭子的饲养技术上面,而未注重品牌和市场培育。以至于多年过去了,“三穗鸭”的品牌在三穗县内叫得更响,而走出县门,除了业界之外,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中国地方名鸭之一的“三穗鸭”,就产自贵州的三穗县。所以才出现养殖规模上去了,销售却不景气的现象。
除了没有注重市场的培育,还对鸭子的深加工以及系列产品的开发方面明显乏力,使鸭子的销路除了直接销售外别无良策,也是“三穗鸭”始终难以形成气候的原因。
与此同时,其它的几“只”地方名鸭,无一不在为市场、以及系列产品的开发方面做出努力。特别是北京烤鸭,不仅将专卖店开进了各个城市,在海口等旅游城市,更是直接开设了以“北京烤鸭”为品牌的酒楼,对品牌的塑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痛定思痛,三穗县委县政府决定转变思路,不再走单一抓扩大规模的老路子。而决定在市场培育、产品开发方面下功夫。
2003年以来,该县先后制定了《三穗鸭产业化建设规划》、《三穗鸭产业化建设实施意见》等,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三穗鸭”产业,确保“三穗鸭”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明确县级畜牧事业发展基金50%以上用于发展“三穗鸭”产业,整合有关支农资金投向“三穗鸭”产业。
此外,抓好市场网络信息建设,全方位拓展营销渠道。鼓励营销公司和经纪人从事“三穗鸭”销售。凡销往县外的“三穗鸭”,县政府免费办理检疫手续并给予每只鸭0.1元的奖励。
特别是在品牌宣传方面,更是加大了力度。目前,“三穗鸭”作为原产地的商标注册,已获国家商标局受理,等待审批。并充分利用广告媒体广泛开展宣传,由该县鸭产办专门制定了宣传资料和“三穗鸭信息网站”,统一宣传“三穗鸭”。
三穗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是“被鸭子追着跑”,现在则是先给鸭子找到市场后,再将其赶到市场上。
市场前景喜人
“三穗鸭”要变“白天鹅”
三穗县的这种思路转变,很快就取得了效果。2004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五届烹饪大赛上,以“三穗鸭”为主菜的菜品,一举夺得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最有权威的烹饪大赛的金牌。
2007年,四川秦政公司看到了“三穗鸭”的发展前景,迅速进驻了三穗县,并在三穗桐林镇建立了一个年存栏纯种三穗鸭8000只的保种场,年可为社会提供三穗鸭苗100余万只,有力地促进了“三穗鸭”产业的发展。
当年,该县“三穗鸭”饲养量达91万只,总产值1820万元,占该县农业总产值的3.93%,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03%。
去年底,该县又成立了鸭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县长亲自挂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狠抓“三穗鸭”的发展。
除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之外,该县也非常注重本土企业的培育。最近又出台措施,要求多渠道筹措扶持资金,先期扶持1至3家企业从事“三穗鸭”产品的开发生产,对从事“三穗鸭”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同时,采取贷款贴息的办法,帮助企业加大投入,扩大规模;鼓励开发新产品,凡开发出具有市场准入和竞争优势的新产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建设现代化生产线等较大项目的,给予一定的补助。
今年7月份,三穗县本土企业翼宇鸭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该公司也是先品牌,后规模,致力于打造天然、绿色、生态的三穗鸭系列产品研发。目前,已有白条鸭、卤鸭、血浆鸭、黄焖鸭、五香鸭以及生态鸭蛋等产品,打破了过去那种单纯卖活鸭的落后局面。
8月16日,“2008贵阳地区三穗鸭品评推介会”在贵阳成功举行,也迈出了“三穗鸭”品牌推广的第一步。同时,贵阳首家“三穗鸭”专卖店,也在贵阳民族大酒店正式挂牌。
蒲德坤说,下一步,该县将到北京、上海、广州等知名城市,举办品评推介会,进一步扩大“三穗鸭”的品牌知名度。同时,还将在这些城市开设专卖店,销售生态“三穗鸭”,让“三穗鸭”飞上全国各地老百姓的餐桌。
不过,蒲德坤表示,为了保护“三穗鸭”的品牌,该县在扩大其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将对市场发展进行严格把关,追求长远效益,避免一窝蜂而上造成过多过滥,把品牌搞砸。为此,他们在贵阳市的品牌专卖店,将限制在20家左右,在销售鸭子时,每只鸭子的腿上都会绑上一个“三穗鸭”编号标牌,以防造假。
蒲德坤告诉记者,目前,该县正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力求引起一家有实力的鸭产品深加工企业,共同开发“三穗鸭”系列产品。同时,鸭绒生产企业的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今年,该县已落实三穗鸭养殖小区建设30个,养鸭户4800户,预计全年三穗鸭饲养量将突破250万只,创产值5000万元以上。该县也成立了三穗县养鸭协会,乡(镇)村共成立了20个养鸭分会,以鸭农这主的协会成员达1183名,成为了“三穗鸭”养殖开发的生力军。到“十一五”,其养殖规模将达到800万只以上。
蒲德坤对记者说,虽然要让“三穗鸭”飞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还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更长久的发展才能实现,但只要思路对了,一个产业就能真正实现做大做强。所以,他们对“三穗鸭”变成“白天鹅”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