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农机大户培训工作的部署要求,山东省农机部门把此项工作当作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专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了组织协调和工作督导,使农机大户培训实现了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
目前山东省共有农机户507.5万个,农机大户6.4万个,其中,资产10-30万元的57749个,资产30-50万元的4421个,资产50-100万元的1542个,资产100万元以上的343个。5年来,山东省共举办大户培训班1360余期,其中,拖拉机驾驶技能培训班400期,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840期,共培训农机大户5.7万人次。 山东省农机大户培训工作做到了“四个结合”,实现了“四个创新”。 一、与农机校规范化建设相结合,实现培训投入机制创新。为建立农机教育培训投入的长效机制,山东省农机部门将农机大户培训与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进行,于2003年专门制定了《山东省县级农机校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05年又出台了《教学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对农机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详细规定,并把培训投入作为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两年进行一次规范化建设情况考核验收,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未达到标准要求或降低标准的,限期进行整改。规范化建设的推行,使各地对农机化学校的投入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由过去的被动应付,变为主动落实,投入的积极性和投入的数量明显加大。5年来,全省共投入办学资金1640多万元,改造学校15所,新增农机培训教练车122台,扩建教学场所53个;新增多媒体、VCD等教学设备210台(套)。先后有116所农机化学校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占学校总数的92.8%。全省1747名教学人员,全部进行了更新知识培训,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73.4%,比规范化建设之初提高了25.6个百分点。 二、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实现农机新技术推广形式创新。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农机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推动此项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山东省农机部门将玉米联合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当作农机大户培训的重要内容,专门组织专家,先后编写了《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等书籍和相关科普资料,集中在三夏、三秋之前开展培训,并在每个乡镇选择3-5个农机大户作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带头户,进行重点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和维修常识,做到懂原理、会操作、能保养,并由他们带动身边的农机户,全省形成了“示范户带动大户”,“大户带动农机户”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模式。5年来,我省共培养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示范户13215个,示范带动百万家农户,主动应用农机化新技术,从而使全省玉米机收率达到23%,比2003年增加16.2个百分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实施范围扩展到123个县、749个乡镇、8305个村,实施面积发展到132万亩,年平均增长25%。 三、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了培训内容创新。山东省地域广阔,农村经济特点突出。各地在开展农机大户培训工作中,主动在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上做文章。东部及农机化发展较快的地区,注重在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农民素质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机大户的经营服务能力;南部及一些农机化欠发达地区,注重开展拖拉机驾驶操作技能及农机经营知识的培训;西部农村劳动力密集的地区,则侧重于职业技能培训。各地在人口较多的乡村先后设立了1570个培训点,并组织7490多名科技人员走进乡村农户,把课堂设在集市和农家,设在田间地头,设在工厂车间,方便农民群众学习。5年来,有980名农机大户经过中介培训,成为农机经纪人;有3.4万多名农机大户取得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有5800多名农机大户领头创办了农机服务组织,带领农民从事农机跨区作业和农机经营维修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