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名红眼病,是危害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现将六十四团治疗的一起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病例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5年7月中旬,天气炎热,阳光强烈,干旱少雨,气温较高,牛圈凉棚面积小,中午收牧后大部分牛在阳光下照晒,蝇虫活动频繁,在此期间该病传播迅速,刮风和尘土等因素更有利于疾病的传播。6户牧民共养牛40头,发病牛17头,发病率为42.5%,其中发生角膜混浊或形成白翳的有12头,占发病牛的70.6%。不分年龄和性别均对该病易感,但幼龄牛发病较多。发生部位常以单侧性多见,双眼发病者较少。病程短者7天左右,一般持续20~30天。
2 症状
病牛初期患眼流泪,羞明怕光,继而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潮红,眼内分泌物变成黏液性或脓性,粘住上下眼睫毛,球结膜血管呈树枝状,眼内压增高,随后发展成在角膜中央部形成黄豆大红色增生物,视力下降,最后整个角膜形成白色角膜翳,严重的角膜穿孔而致失明。一般无全身反应。
3 防治
3.1 发现病牛隔离治疗,避免强烈阳光刺激,中午收牧后要关到有凉棚的圈内。
3.2 轻者用3%硼酸水溶液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拭干后用自配的眼药水滴眼。成分:青霉素82万I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45ml混合,1天至少3次,眼药水当日配当日用。
3.3 病牛角膜发生混浊及角膜翳时,除每日冲洗和点眼外,还需配合自家血疗法,该法效果显著。方法:用消毒注射器吸取地塞米松3ml,然后在患牛颈静脉采血7ml,混合后迅速注入患眼上下眼皮各3~5ml,隔2~3日1次,一般1~3次可痊愈。
4 体会
4.1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多病原的疾病,据资料介绍,牛摩氏杆菌(嗜血杆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原,但需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才能产生典型的症状。从眼的分泌物可分离到牛摩氏杆菌,但用此菌单独感染眼,或仅用紫外线照射,都不能引起发病,或仅产生很轻症状。引起这起病例发生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牛圈凉棚面积小,在酷热的中午,只有一小部分强壮牛在凉棚下,大部分牛在阳光下照晒,发病牛全在这部分牛中。牛摩氏杆菌和紫外线的联合致病作用在这起病例中又一次得到证实。因此,治疗该病除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治疗外,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也是一项重要防治措施。
4.2 在进行自家血疗法时,一定要保定好,否则在给患牛上下眼睑注射时易损伤眼球。
4.3 应注意与眼外伤、恶性卡他热等病相区别,眼的外伤常为一侧性,且常限于个别牛。恶性卡他热除眼的病变外,还伴有高温、口腔黏膜和呼吸道的炎症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