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杜尔伯特草原上是收获的季节,草原上随处可见的牧鹅农民也开始收获劳动成果了。他们三三两两地赶着鹅群来到大鹅收购点,看到嘎嘎叫的大鹅换回来花花绿绿的票子,农民们别提多高兴了。
近年来,这个县发挥境内水草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大鹅优良品种和加大服务力度,帮助农民找销路等措施,鼓励农民扩大养殖规模,截至今年6月末,全县大鹅饲养总量达到了200余万只,预计可为全县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今年,这个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养大鹅致富。年初以来共投入信合贷款和扶贫开发资金400万元帮助农民购买鹅雏、种蛋。县里还引进扶持了绿洲、金莲等多家孵化场,解决了农民的购雏难题。好政策提高了农民的养鹅积极性,这个县今年养鹅在5000只以上的大户达到22户,新建了5个万只以上的大鹅养殖场。
以前这个县的农民养大鹅只是为了秋天吃肉,由于饲养规模小,对品种要求的不高,养的都是“土鹅”。今年,这个县经过多方协调,引进了莱因鹅、皖西白鹅、匈牙利的厄尔巴尼种鹅1.7万只。在这个县的敖林西伯乡、他拉哈镇等大鹅集中养殖的乡镇建立了四处莱因种鹅繁育基地。烟筒屯镇还引进了5000只台湾长绒鹅,可多次拔毛。9月4日,记者在这个县的烟筒屯镇看到,养鹅大户陈震正在赶着10000多只大鹅在草地上放牧,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他的10000多只大鹅马上就要出栏了,每只至少纯赚20多元!这个县还加大了对养鹅户、孵化企业的服务力度,在全县各乡镇成立了大鹅防疫组织,对农民养的大鹅进行全程免费防疫,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全县养鹅户节省下防疫资金200多万元。这个县还成立了大鹅生产办公室,对大鹅养殖户进行全程指导,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大鹅养殖成功了,销路也是关键。这个县引进了绿洲公司、合隆羽绒、馋神集团等鹅产品加工企业,就地收购农民养殖的大鹅。另外,这个县旅游业的发展也给鹅鸭带来了销路。杜尔伯特的铁锅炖大鹅备受游客青睐,据统计,每年卖到旅游景点饭店的肉鹅就可为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