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萧山农业局首席专家田保利主持的“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通过了省农科院专家的检查验收。这项技术可把生猪排出的粪料在猪棚内就进行发酵降解,从源头解决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猪粪污染问题。
养猪场里闻不到臭气
说起养猪场,大都数人的印象就是苍蝇乱飞,臭气熏天。而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的试验基地——萧山新欣种猪有限公司却看不到这样的情景:刚改造好的一万平米新型猪舍里,铺着60厘米左右“床垫”,一群群小猪正欢快地在棕色“发酵床”上跑来跑去,里面干干净净,看不到任何排泄物,也闻不到普通猪圈常有的臭味。
“以前每两三天就要跑进猪圈去清理粪便,大老远就能闻到刺鼻的臭味,现在猪圈根本不用打扫,臭气也没了。只需要偶尔翻一下垫料,既省事又环保。”饲养员小杜说,所谓的“发酵床”,其实是在猪圈的水泥地上铺上60厘米左右的垫料,这些垫料是用80%糠、锯末和20%左右的发酵菌配起来的,猪排出的粪尿经微生物发酵后迅速降解,可转化为菌体蛋白,为生猪提供营养。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生态循环链,垫料三年都不用清理,三年后这些垫料就变成了有机肥,可用作植物的养料。
生物发酵床养殖是大势所趋
“养猪最头痛的就是粪便处理,我这几年一直在寻找环保的技术解决这个污染问题。”新欣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伟东说。
孔伟东养了很多年猪,在当地小有名气,刚开始接触到这种养殖模式,他就认定利用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养殖生猪则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情。有研究表明,建立一个存栏量达1万头的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场,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可处理5万多人口排污量的污水处理厂,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而对于养殖企业来说,三年不用清理猪圈,也减少了人工冲洗猪舍、搬运猪粪的工序,使劳动力、水费、电费等成本大大减少。发酵后的垫料中含有了大量有益生物菌,有一部会被生猪吃下去,使病害明显减少,防疫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在饲料上也可节约10—15%。此外,发酵后产生的有机肥,目前每吨的市场价最低的在700元/吨,最高的可卖到1500元/吨;同时,垫料在发酵过程会产生热量,温度可高达50℃左右,不再需要像以前冬天一样烧煤给生猪取暖。“现在每吨煤的价格在1200元左右,以前1万平方米的养殖区每年要烧掉煤80吨左右,光这一项可节约成本十来万。”孔伟东说,虽然买糠、锯末和发酵菌也需要一大笔支出,但全部算下来每出栏一头猪成本可节省2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