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狄文君报道 初秋时节,昌图大地丰收在望。而亮中桥镇北方黄牛交易市场,更是兴旺喜人。近年来,亮中桥镇黄牛交易市场的交易量每年都在8万头以上,年交易额超过了3亿元。抢抓铁岭市“兴牧杯”竞赛有利契机,以转变牧业经济发展方式为手段,昌图终于走上了一条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县富民之路。去年,全县牧业产值实现48.3亿元,同比增长49.5%;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0.6万吨、5.7万吨、11639吨,同比增长15.9%、2.9%、64.8%;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实现2400元,同比增长5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50%。 “作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昌图既是农业大县,同时也是畜牧大县。”昌图县委书记赵学明说,“但要把畜牧大县变成畜牧强县,就必须转变畜牧发展方式,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我们将继续实施‘畜牧倍增计划’,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加速推进以深加工为主的畜牧产业化发展进程。 ”
转变牧业经济发展方式,昌图首先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发展方向。为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昌图县在稳定发展生猪、蛋鸡、肉鸡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肉牛、肉羊和肉鹅生产,重点发展奶牛生产,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产业,逐步建立了与资源、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生产结构。
为优化畜禽良种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推进产业化发展,昌图先后建成良种繁育场14个,牛羊冷配点265个,猪人工授精供精站点27个。去年,昌图县仅推广三元杂交、人工授精等综合配套技术所饲养的商品瘦肉型猪就达106.5万头,而通过推广高产蛋鸡、肉鸡综合配套技术,全县饲养的蛋鸡和肉鸡达到了1000多万只。目前,全县已有蛋种鸡和肉种鸡3万套,拥有豁鹅保种场1个、种鹅3000只,显著提高了畜禽优良品种的供种能力。
加快村外畜牧小区建设步伐,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途径。对新建成的村外畜牧小区,昌图县一律给予5000元奖励,并实行与乡镇领导班子的岗位考核挂钩。目前,全县共建成标准化村外畜牧小区143个。此外,他们还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黄贮、微贮、氨化和长秆短喂技术,积极发展人工草地,推广秸秆、种草养畜,着力提高草食畜禽饲养比重。 2007年,全县共完成人工种草2.5万亩,种植饲料作物1.5万亩。
实施龙头企业牵动战略,才能不断推进畜牧产业化、增强核心生产能力。近年来,昌图县通过实施资源招商、项目招商战略,出台政策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现已发展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家。为进一步加速畜牧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县已建成大型牲畜交易市场12处,拥有牧业经纪人1800余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最终目标,农业大县正快步迈上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