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家禽产业化经营,使全市家禽业的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目前,宣城市家禽产业已具备相当的产业规模和组织体系,为打造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饲养规模大
宣城家禽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肉鸡、肉鸭、蛋禽、种禽四大禽业构架。2007年,肉鸡养殖规模1.5亿羽,肉鸭养殖规模0.5亿羽,蛋禽养殖规模80万羽,种禽养殖规模450万套。养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比重逐年扩大,2007年已建成家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0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占养殖总量90%以上。
产业体系配套
目前,宣城市已形成种禽养殖、孵化、商品禽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禽产品流通等配套的产业体系。2007年,全市年孵化苗禽能力达5.6亿只,其中,和威公司建成孵化3.5亿只苗禽的孵化中心,单体孵化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年饲料配套加工能力140万吨;年屠宰加工能力1.6亿羽;在华东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建立了较为稳定的销售网络,活禽及家禽产品进入市场通畅。
组织体系健全
宣城家禽业起步与发展伴随着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现已涌现出和威、太阳、华卫、五星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荣达、立大、和超、长友、裴顿、华大、华栋、安平等十多家省级和具备相当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发展了一批养殖合作社、中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和规模养殖户,目前已发展具有相当规模的家禽养殖合作社40多家、专业农户3700多户,初步建立了“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社+专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
宣城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85元,家禽业是农业经济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为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宣城家禽业跨越式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8年起,以培育家禽产业集群为目标,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宣城市家禽业产业集群2008-2012年发展规划纲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打造家禽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宣城市家禽业综合实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