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养鸡养鸭,有人种草种花。”近几年,渭源不少群众依靠调整种养结构走上了致富路。北寨镇张家堡村28岁的王艳正是敏锐地看到了“洋兔子”养殖的美好前景,抢占市场先机,捞到了第一桶金。
张家堡村是渭源北部典型的干旱村,但这里土地多,有苜蓿等丰富的饲草资源。高中毕业的王艳不甘在穷日子中苦熬,她从有关科技杂志上看到牶西德长毛兔等“洋兔子”是典型的节粮型小家畜,繁殖力强,投资少、风险小,饲养周期短,还适宜于发展庭院经济,便下定了养殖的决心。去年5月,她东挪西借了3600元钱,建成标准化兔舍2栋270多个平方米,购进颗粒饲料加工机一台,从定西华西种兔养殖公司购进西德长毛兔、法国长毛兔等4个品种的种兔24只,在家中和丈夫王海平办起了渭北海平良种养兔场。短短半年时间,她家的“洋兔子”滚雪球般发展,到年底时已有980多只。
近千只兔子忙坏了王艳和丈夫王海平,她俩每天要加工饲料,为兔舍消毒,为幼兔打防疫针。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家的兔子不但生长快,搞病力强,而且个体大,产毛量高。到正月过年时,500多只“洋兔子”俏销十里八乡,为她家带来了近3万元的收入,叫周边群众羡慕不已。
来源:甘肃农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