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07-11-12 来源: 编辑:gxbreed 【字体:大 | 中 | 小】
我要评论( 0 ) |
|
经济总量 近几年来,广西水产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96万吨,比上年增长4.3%,肉类总产量达445万吨,比上年增长6.4%,水产畜牧业总产值达718亿元,比上年增长7.3%,约占当年广西农业总产值的44%。
产业结构 广西水产品总产量中,海洋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各约占1/3,2006年,分别为84、93和119万吨。广西畜牧业以猪和家禽为主导产业,2006年,肉猪出栏量达4044万头,家禽出栏量达7亿多只,近年来,广西在稳定发展猪和家禽生产的同时,突出发展草食动物,使牛羊等草食动物比重逐年上升,肉羊饲养量超过500万只,特别是水牛开发进展迅速,总量现已达480万头,居全国之首,并拥有全国最大的外来种——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种群。水产畜牧产品加工业有了较大发展,2006年,广西拥有水产畜牧产品规模加工企业达140多家,年加工能力近150万吨。
区域布局 目前,广西水产畜牧业已初步形成一些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区。水产业方面,形成包括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等市在内的桂南地区,以发展对虾、珍珠、大蚝、文蛤和罗非鱼等优势品种为主的产业区;形成包括玉林、贵港、梧州等市在内的桂东地区,以发展龟、鳖、斑鳠、鲥鱼、月鲤、塘角鱼、斑点叉尾鱼回等优势品种为主的产业区;形成由柳州、来宾等市构成的桂中地区,以发展休闲渔业为主的产业区;形成由崇左、百色、河池等市构成的桂西地区,以发展网箱养鱼、水柜养鱼、水库增养殖等为主的产业区;形成由桂林市构成的桂北地区,以发展稻田养殖禾花鱼等为主的产业区。畜牧业方面,形成桂东和桂北生猪优势产业区,桂北——桂中——桂西牛羊优势产业带,桂东南家禽优势产业区。
生产方式 广西已全面推广应用“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深水养殖”、“立体套养”等水产养殖生产模式,以及“山地养殖”、“果园养殖”、“猪—沼—果”等畜牧养殖生产模式,尤其是“规模小区养殖”、“牛、羊圈养”等新的养殖模式正逐渐兴起。
广西发展水产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 (一)广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17~22℃;热量丰富,≥10℃年积温达5000~8300℃,持续日数270~340天;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均降雨量在1250~1750毫米;夏长冬暖,无霜期大部分地区在300天以上。(二)广西沿海拥有总面积为10万公顷的潮间带滩涂,其中可渔面积为7万公顷;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总面积为84万公顷,其中可养面积为57万公顷。广西内陆拥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37条;水库9000多座,总面积28万公顷,可养面积15万公顷;山塘总面积及其可养面积4万公顷;池塘总面积及其可养面积8万公顷;稻田总面积153万公顷,可养面积80万公顷。(三)广西饲草资源很丰富,可利用草地面积650万公顷,其中,667~6667公顷以上的有987处,理论载畜量达515万黄牛单位;广西的玉米杆、甘蔗叶等农副产品年产3000多万吨,可养牛300多万头;广西自主研发培育的桂牧1号杂交象草单产可达230~300吨/公顷,是发展人工种草养畜的优选牧草品种。(四)广西用于发展水产畜牧业的土地资源很丰富,仅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局直属的养殖场、工作站和研究所等40多家企事业单位中,拥有土地面积1000公顷以上、可连片开发的单位就近10家。
独特的区位优势 广西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海岸线总长达1595公里,大小港口有21个,各港口距港澳地区和东南亚都较近;陆地边境线长1020公里,有8个县(市)与越南接壤,有边境口岸12个和2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广西拥有十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水运、航空和其它基础设施相配套的中国大西南出海大通道框架已形成,海陆空可直达东南亚各国,物流快速,交通便捷。
丰富的种质资源 广西渔业种质资源很丰富,拥有海产鱼类900多种,虾类、头足类及贝类等200多种,淡水鱼类281种。具有国内外驰名、广西特色明显的畜禽种质资源体系,主要有巴马香猪、三黄鸡、陆川猪、德保矮马、隆林黄牛、富钟水牛、广西黑山羊等。
优惠的政策 (一) 广西重点发展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并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草食动物规模养殖的意见》(桂政发〔2004〕31号)文件规定:各级政府要把草食动物发展用地视为农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使用国有土地的,除法律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外,可依法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有偿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兴建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小区,占用耕地的,按“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开垦补充;列为草食动物发展重点市县的本级财政,建立草食动物发展专项经费制度;从2005年起自治区财政和列为草食动物发展重点的市县财政,每年在水产畜牧部门的部门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良种繁育体系、科学饲养与生态安全工程、动物安全生产工程的建设和产业化开发工程;发展与改革部门把草食动物原种、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列为优先支持项目;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扶持资金、农产品加工项目贷款贴息资金对符合要求的草食动物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重点龙头企业技改项目予以支持;扶贫开发主管部门积极扶持贫困村发展草食动物;科技主管部门增加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科研经费投入;金融部门加大对草食动物规模养殖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积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民实行信贷联保,拓宽小额信贷的覆盖面,适当提高贷款授信额度和延长贷款期限,扩大小额贷款规模。(2)《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若干规定的通知》(桂政发[2001]100号)规定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投资新办草食动物规模养殖项目,享受新办特色农业企业待遇,从生产经营之日起,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49号)规定的免税范围和条件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3)此外,还制定有《加快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我区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二)广西大力发展罗非鱼产业,并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罗非鱼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4]28号)文件规定:从2004年起连续3年,自治区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地加快发展罗非鱼产业;按照分级财政的原则,各有关市、县(市、区)也要调整优化现有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适当集中财力,扶持罗非鱼产业发展;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罗非鱼产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采取农民信贷联保的方式,积极拓宽小额信贷覆盖面,适当提高贷款授信额,扩大小额信贷规模;实行优惠电价政策,罗非鱼加工出口龙头企业的生产用电视同大宗工业用电,罗非鱼出口养殖基地的生产用电视同农业用电,其电费分别按大宗工业用电电价和农业用电电价计取;罗非鱼产业发展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各级税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扶持农产品加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出口企业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办理出口退税业务,为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提供方便。
所有这些,都为广西水产畜牧业特别是牛羊兔等草食动物产业和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制度保障。
|
|
|
【关闭窗口】 |
|
免责声明:
1、对于本网编辑转载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771-5877065
|
|
|
|
相关文章: |
|
|
|
 |
最新推荐资讯 |
|
|
 |
图片资讯精选>> |
|
|
 |
热点资讯 |
|
|
|
|
|
环保空调 |
“科瑞莱”蒸发式冷气机降温换气机组适用于开敞式及半开敞.. |
|
|
黄沙鳖 |
鳖类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色氨酸在测定过程中,经酸水解.. |
|
|
古典三黄鸡 |
古典型岑溪三黄鸡体形小巧,外貌华丽,肉嫩骨细,极富野味.. |
|
|
|
|
|
 |
致富经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