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我们最近在武汉参加了中国畜牧业协会举办猪业大会,主要观点有:
从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养猪生产发展的政策,使得生猪存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均有提高,目前生猪价格下降较多,普遍认为价格还将持续回落,许多养猪场开始担心2006年生猪养殖下滑的局面重演。
我们把能拿到的全国48个种猪养殖企业的基础母猪存栏数量和育肥猪价格变化数据来分析,同农业部公开发表数据是基本一致的。
在本次会议上,也听到一些不同于官方的看法。如对于生猪价格下跌,一些企业对此也有不同的解读,他们认为目前生猪下跌最主要是因为消费需求减弱所带来对原料生猪放大性需求减少,影响行业稳定发展仍是疫情以及规模化的进程,未来如果疫情防治得不到有效解决,当终端需求趋于正常,将又会重演2006年生猪价格暴涨一幕。
从未来几个月趋势来判断,生猪价格仍将继续回落,这将进一步增加下游肉制品企业的盈利能力,我们继续维持肉制品行业增持评级。
我们最近在武汉参加了中国畜牧业协会举办猪业大会,对于本次会议的主要信息以及有关观点如下:
养猪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1978年以来,养猪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猪年末存栏量由1978年的3.01亿头增加到2007年4.40亿头,年均增长1.82%;出栏量由1.6亿头增加到5.65亿头,年均增长6.16%;猪肉产量由1000万吨增加到4000万吨以上,年均增长7.54%,2006年养猪业的产值6336.7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46.46%,养猪业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经济的主体部分。
猪肉是我国人民主要的肉食品来源,占日常肉类消费的60%以上。以猪肉为主导的肉类消费稳定增长,2007年人均达到32.45公斤,人们对猪肉的消费正在逐渐向猪肉制品的质量方向转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2008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存栏4.30亿头,同比增长5.0%,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378万头,同比增长12%,生猪出栏2.92亿头,同比增长3.7%,猪肉产量2119万吨,同比增长4.3%(农业部资料:上半年全国生猪存栏4.71亿头,同比增长9.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175万头,同比增长22.5%,占生猪存栏的11%;生猪出栏2.88亿头,同比增长2.1%),由于数量增长,生猪和猪肉的市场价格从今年3月下旬以来由高价位上开始平缓地回落。截止到8月末,生猪和猪肉的市场价格每千克分别是14.36元和23.07元,比年内最高价格分别回落15.53%、12.38%,年内平均分别回落0.34%和0.24%,但是进入9月份以来,育肥猪以及仔猪的价格快速下跌,有的地区当前生猪的价格已经跌到11元甚至一下,已经跌到成本以下,引起养猪场惊慌!在刚过去的两周内,生猪价格有所回落,但是,普遍的认为价格还将持续回落,担心2006年生猪养殖下滑的局面重演。全国的生猪价格不再高企,随着生产的发展,价格在年内还将回落。
生猪和猪肉价格目前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养猪生产发展的政策,财政部的数据表明国家用于扶持发展养猪生产的资金投入达到150余亿元,资金支持几乎覆盖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母猪补贴、良种补贴、保险补贴、发展规模养殖补贴、治理养猪环境补贴、免疫补贴等,免征养殖(猪)企业所得税、明确发展规模养殖(猪)用地政策等,政府的扶持力度和广度也是空前的。
但应该看到,自2008年以来,玉米、豆粕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截止八月末,全国平均及价格分别达每千克1.79元和4.40元,年内平均分别上涨1.56%和3.50%,不仅饲料价格上涨,几乎所有生产成本因素都不同幅度上涨。出栏猪成本普遍在12元/千克甚至以上,猪粮比价已经从传统的1:5.5增长到1:6.3左右,养猪生产的盈利能力已经减弱,市场风险(供过于求)在逐渐加大。
养猪生产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下滑,由于饲料原料涨价、猪无名高热和蓝耳病等影响,导致生猪出现新的周期性波动,猪贱伤农。在分析研究2007年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时,通常都认为,占我国生猪出栏数量约60%的散户饲养由于无法抵御2006年市场价格的冲击而退出了,因此造成了市场供应数量减少。同时也有相当多数的人士,包括政府官员、专家都认为,农村散户饲养是扩大疫病传播、导致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散户饲养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等原因。
农业部2008年6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规模养殖户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6.9%,出栏增长17.6%。
导致2007年至今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在高价位上徘徊,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2006年发生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引起中大猪以及母猪死亡,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养猪生产的整体水平下降,导致生猪出栏数量减少,发展养猪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发展养猪生产必须对猪病保持高度警觉,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尽管当前猪病流行相对比较平缓,但是潜在的危害,特别是混合感染、继发感染远没有消除。
现代养猪业必须是可控的,控制的难点在于机体自身免疫水平降低、多病原感染等。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是猪场经营管理的根本。
我们对全国养猪生产及价格动态监测项目周报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统计样本中的181家种猪场2007年基础母猪存栏数较2006年上升30.91%,假设基础母猪和仔猪、育肥猪的数量关系不变,这种增长将直接转化为2008年的猪肉供给的增长。我们估计2007年基础母猪(能繁母猪)较2006年增长在30%以上。
我们把能拿到的全国48个种猪养殖企业的基础母猪存栏数量和育肥猪价格变化数据来分析,同农业部主管领导的公开发表数据是一致的。我们相信基础母猪是猪肉供给的发动机,在8-12个月的间隔内,是猪肉价格变化的领先指标。因此,我们也应该相信有关领导现在开始建议防范明年生猪放量过大,带来价格大幅下降的观点。
8月5日媒体的一则消息引起行业的普遍关注,媒体称:高盛斥2亿~3亿美元的巨资,在我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10余家养猪场。同时,德意志银行注资6000万美元获取上海某养猪场30%的股份,并有意亟需投资6000万美元在天津的某农业集团。经调查,是总部设在江西的艾格菲国际公司在境外募集资金后,先后在福建、广西、海南和江西收购猪场,并不是高盛等国际投行的行为。
我国养猪产业年度产值6400亿元左右,占畜牧业产值近50%,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产业集中度较差的局面难以改变,同时生猪是无法保存的鲜活产品,因此基本无法通过控制价格形成市场垄断。客观事实也是如此,美国养猪业的集中度是世界上最强的,最大规模的饲养和屠宰加工一体化的司密斯·菲尔德公司尽管占美国近30%的市场份额,但是也没有形成垄断,在生产价格低迷的2007年也承受着亏损的压力。
养猪产业化的发展面临的四个挑战:
一是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带动成本提高。我国养猪生产使用的玉米和豆粕近年来价格持续上涨,2006~2007~2008年间,玉米的年均价格分别是1.36元、1.61元和1.78元,2008年比2006年上涨了29.4%,比2007年上涨了9.3%,而且玉米的价格还呈上涨趋势。豆粕的年均价格分别是2.58元、2.97元和4.10元,2008年比2006年上涨了55.43%,比2007年上涨了35.0%。在我国养猪生产中,饲料的费用占到总费用约70%,饲料价格上涨带动了生产者成本的持续上涨。
我国粮食产量年年增长,2007年玉米产量达到1.52亿吨,但是相对于需求的增长仍显不足。在我国全部玉米产量中,大约只有3000万吨左右用于养猪。为缓解玉米供求紧张状况,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控制玉米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但仅靠3000万吨玉米是无法通过规模化饲养6亿头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信息表明,2007年用作饲料的稻谷大约1700万吨,小麦1500亿吨。即使如此,也不能满足6.5亿头出栏猪的饲料需求。
二是养猪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三是养猪生产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疫病影响,疫病已经成为影响产业顺利发展的障碍
四是用市场化机制解决价格波动迫在眉睫
解决我国养猪生产剧烈波动的措施和对策
一是以育种手段创新为核心,切实解决良种供应问题。我们整体的生产水平还不高,比养猪业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差距还是很大,丹麦是世界养猪业发达的国家,2007年丹麦饲养的100多万头母猪平均每头母猪出栏商品猪25头,这是一个很高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每头母猪生产不到14头育肥猪,可见差距是非常大的。
二是以生产模式创新为基础,认真解决发展道路问题
三是以日粮配方创新为手段,继续解决饲料粮的短缺问题
四是以种猪疫病净化为重点,彻底阻断疫病的传播途径
五是以保证猪肉安全为突破,严防不合格猪肉流通
六是以生猪期货经济为杠杆,创新经营管理水平
在本次会议上,我们也同一些养猪场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也听到一些不同于官方的看法。他们反映目前最新的生猪价格跌至每公斤11.00元,有些地区已经跌至9-10元/公斤,毛猪的成本接近每公斤12元,有些地区养殖户要亏损近200元左右。同时对于生猪价格下跌,一些企业对此也有不同的解读,他们认为目前生猪下跌最主要是因为消费需求减弱所带来对原料生猪放大性需求减少,影响行业稳定发展仍是疫情以及规模化的进程,未来如果疫情防治得不到有效解决,如果终端需求趋于正常,将又会重演2006年生猪价格暴涨一幕。
从未来几个月趋势来判断,生猪价格仍将继续回落,这将进一步增加下游肉制品企业的盈利能力,我们继续维持肉制品行业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