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金兰 通讯员 荣生 劲劲 文/图
海峡都市报社报讯 10多名工人日夜加工,日产5000串(只)各类问题油炸肉制品,而这些肉制品有不少就卖到附近的学校、超市。昨日,晋江市工商局在池店镇池店村一民宅里,查获了一家大型油炸食品加工黑作坊。
执法人员事后清点,现场共查获15桶肉类原料,每桶30斤,共计450斤。另有鸡腿、油炸童子鸡等成品41箱,每箱20斤左右,共计820斤,以及250斤病死猪肉。执法人员介绍,这些查扣的肉制品,将进行无害化销毁。
黑作坊污水横流 客户有学校、超市
该窝点藏匿在池店村一栋民宅里,当执法人员冲进作坊时,11个工人正大汗淋漓地加工着,有的负责切肉片,有的负责炸鸡腿,还有的负责包装。工人们在毫无卫生用具的条件下,赤手加工童子鸡、鸡腿、牛肉等10多种油炸肉制品。现场到处污水横流,放置肉串的塑料桶黏满污秽物。工人介绍,他们每天早上8点开工,一直加班到晚上11点多,每天至少能生产5000串(只)以上的各类油炸食品。
记者从该作坊10多本出货单上看到,客户多达数十家,近至附近学校、超市,远到南安、石狮,还有莆田。每个客户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进货一次,每次都在1000至2000串左右,交易金额都在两三千元。另外,晋江市区一些大型超市,也是这家黑作坊的客户。
民宅房东李某称,该作坊的老板是一名姓吴的宁德男子,但现场不见其踪影,有工人说老板出去办事了。
黑作坊房东 藏匿病死猪肉
在进一步搜查时,执法人员还意外找到了一个设置隐蔽的小型冷冻库。打开冷冻库铁门,清点里面的物品时,除了大量肉制品原料外,还发现了250多斤颜色暗红的猪肉。随后赶到的晋江市农业局专家鉴定,这些猪肉大多是病死猪肉。
房东李某说,这些猪肉是自己平时从附近一些菜市场收购来的。但对于具体用途,李某始终没有交代。但当地知情者称,这些问题猪肉大多被李某制作成各种肉制品,销售给外面的摊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