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东北玉米产量较去年明显增长,为防止新粮上市初期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过程,政府出台了相应的临时收储政策,但是东北农户却对此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持粮待涨的心态,加入市场售粮行列的农户数量也仍是有增无减。而华北地区从新粮上市至今,价格跌幅较快,加上政府收购政策并未能对当地玉米市场形成有效支撑作用,因此华北农户对玉米的销售心理逐渐产生分化。具体分析如下:
东北新粮即将批量上市,当地农户售粮队伍逐渐壮大
据悉,此次临时储备玉米收购工作计划在黑龙江省收购130万吨,价格为1480元/吨,等级差价0.02元/斤,收购标准为3等以上,折扣比例为1:1.5。如果按照这个收储标准折成潮粮来看,与目前东北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大致持平,加上500万吨的收储量明显难对市场构成有力支撑,多数东北农户对收购政策的反响一般,为避免后市价格可能出现大幅下跌,因此近期越来越多的东北农户正在加入卖粮队伍。与此同时,吉林地区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总体较为稳定,收购主体仍在陆续入市,收购数量有所增长,虽然上周末因降雨天气的影响使得收购数量出现下滑,但随着天气条件的好转,各家企业的收购量又逐渐出现回升。由于各家企业自身陈粮库存多少及其对新粮需求量不等,因此近期以来每家企业收购量的变化不一。同时,由于近期东北地区气温下降明显,利于农户对新玉米进行脱粒,对销售也同样起到利多影响。
华北玉米价格大幅回落,农户卖粮心理产生较明显分歧
自今年华北地区新玉米上市以来,价格持续出现回落行情,而此次国家在东北产区收购临时储备玉米的消息,同样并未拉动华北产区价格企稳或上涨,与季节性供应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当地多数地区玉米价格已经新粮上市初期下跌了近200元/吨。以山东滨州地区某大型深加工企业为例,目前其新粮收购报价 1570元/吨,价格下跌40元/吨,若与9月末相比同下跌190元/吨。这只是山东省众多玉米加工企业的一个缩影,该省以及周边省份购销状况与其类似,在此强劲下跌趋势当中,华北农户的销售心理逐渐产生分化,部分农民依然奉行卖跌不卖涨的售粮策略,仍在不断向市场出售余粮;但也部分农户对于当前价位不认可,因此惜售心理逐渐增强。由于农户卖粮心理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华北各地区之间的市场购销活动预计将于半个月之后可基本完成,而山东济宁地区由于农户惜售新粮较重,因此其手中存粮普遍维持在7成以上。
综合分析,由于国内市场对玉米的整体需求依然未见明显起色,因此其价格上涨的动能也相对较弱。不过由于国内市场对玉米的整体需求依然未见明显起色,因此其价格上涨的动能也相对较弱。另外,由于近期国内部分地区鸡蛋中被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从而拖累多数地区鸡蛋价格大幅下跌,蛋鸡淘汰现象增加,并可能进一步波及到肉鸡养殖业,这对原本销售形势就相对低迷的饲料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后期国内禽饲料的销售形势也给予高度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