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根本目的就是提高粮价,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确保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并且最大限度的拉动内需,稳定国内市场经济的稳定,一是在东北启动小麦的最低收购价,白小麦、混合麦及红小麦每市斤收购价分别上调到0.87 元、0.83元、0.83元,比2008年分别上调0.10元、0.11元、0.11元,另外稻谷价格也将有较大幅度提高;三是2009年将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补贴;四是为了促进东北稻谷和大米的外销,本年度从11月1日起,国家继续实行稻谷和大米外运补贴,从黑龙江外运最高可获得280元/吨。如此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信心,对粮食销售价格的期望值大幅提高,市场上也有所表现,尤其是大豆价格从开秤时的1.60―1.70元/斤上涨到近日的1.70―1.80元/斤。但具体从国内的玉米市场来看,后期价格上涨的空间十分有限,下跌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上涨的可能性。原因是:
1、全球金融危机将影响到实体经济,并且引起全球化的经济衰退已经不可避免,并也将间接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当前南方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企业关停的现象不断出现;房地产业泡沫破裂,在国家极力托市下房价仍大幅下滑;广交会贸易额同比下降17%以上等等一些现象和数字反映的背面就说明,我国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已经开始。不难看出国内通涨率下降的同时,经济增长增速水平将有所下降。因此国内物价水平回落将成必然。这当然也包括农产品价格。
2、国家希望通过提高粮价确保农民增收的实际效果仍是未知数。此举意图虽好,但由于收购数量偏少,即使后续二次启动临储收购,但大部分农产品仍然需要加工企业消化。以玉米为例,东北四个省区2008年玉米产量保守的说也有6000万吨,而此次临储收购500万吨,仅占8.3%,既是再收500万吨,也仅占16.7%,剩余的5000万吨仍需要养殖业以及加工企业来消化。但目前关内及销区玉米价格持续走弱,贸易商基本不敢入市收购,即使收购,价格也压的较低。例如,国家在吉林临时收储玉米价格为1500元/吨,而当地大型玉米深加工收购价格基本在1400元/吨以下,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市场价格并没有按照国家预想的那样达到国家托市价格。近日随着气温降低有利于玉米脱粒,农民销售进度开始加快,说明农民对后期价格也不看好。另外即使当前的市场价格达到国家托市的1500元/吨这个价格,同比去年提高的价差(临时收储价格提高了100元/吨)也仅仅够祢补农资价格上涨的费用。因此,对农民来说,实际收入并没有明显增加。想通过这个办法来提高农民收入并增加农民消费,实际意义不是很大。
3、养殖业下滑已经不可避免,玉米消费下滑的矛盾日益突出。今年下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以哈尔滨地区为例,当前生猪收购价为4.4― 4.6元/斤,比5月最高时的8.0元/斤下跌了44%,而目前出栏的生猪养殖成本在5.2―5.8元/斤,亏损已经是必然的了。养殖户的亏损极大的挫伤了补栏的积极性。另外下半年以来国内猪病疫情又有所抬头也较大的打击了中小型养殖场和零散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随着明年农民工返乡人数的增加,猪肉消费也必然下降。因此,从生猪养殖上看,饲用玉米消费的减少必然减少。另外三聚氢胺事件影响,对国内蛋鸡养殖及奶牛产业的打击是巨大的,水产品受到一定的影响。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事件不亚于2006年开始爆发的禽流感事件产生的对养殖业的打击。因此,本人预计2008/09年度国内玉米的饲用消费数量要比年初预期大幅减少。
4、国际玉米价格大幅回落使国内玉米在价格上失去了出口优势。从目前国内的玉米供需格局看,供大于需的状况将成为2008/09年度的主流。如果拉动国内玉米价格保持在高位运行,则必须启动出口。年初国家制定的玉米及玉米制成品的出口关税(玉米出口暂定税率为5%,玉米制粉出口暂定税率为 10%。)截止到2008年底即自动失效,如果不出意外,这个政策将可能延续。但即使不延续,国家开始鼓励,取消出口关税,但从美国CBOT玉米期价来看,国内玉米出口在价格上已经失去优势。根据11月8日公布的美国12月期交货的玉米报价来看,到国内港口的理论成本价为1555元/吨。也就是在2月初到广东港口的美国进口玉米成本价为1555元/吨。而现在广东港口的东北新玉米价格在1660―1670元/吨,水分为15%,不论从质量上、水分上还是价格上已经没有优势可言,因此按照当前的价格,国内玉米出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只有2个可能,国内的玉米才有出口的优势:一是美国玉米价格大幅反弹,或者说是反转,至少要回到500美分/蒲式耳以上;二是国内玉米价格走低,下降空间还有300―400元/吨的下降空间。本人更倾向于国内玉米价格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近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如果失去了国家托市收购的临时收购任务,价格必将走低。而国家的这个宏观调控政策是阶段性的。玉米价格的走势必将遵循市场供求这一原则上来。因此,本人建议农民利用国家托市收购这个大好时机抓紧售粮,确保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