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分布广、作用大。它对增加机体的抵抗力,维持动物体的生长性能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试验通过研究在日粮中添加高铜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确定产蛋鸡日粮铜水平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饲料级硫酸铜(CuSO4·5H20),纯度98%,含铜25%。
1.2试验动物试验选用产蛋率相近,来源相同的40周龄健康海兰褐棕壳蛋鸡104只,按照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预试期2周,产蛋率、蛋重、料蛋比等差异不显著后,进入正试期,正试期4周。试验从2004年4月6日开始,试验地点为山西农业大学饲料营养代谢研究基地。
1.3试验日粮采用玉米一豆粕型日粮,按 NcR(1994)蛋鸡产蛋高峰期营养需要配制,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组日粮为基础日粮+52mg/kg硫酸铜。
表l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日粮组成
|
含量
|
营养水平
|
含量
|
玉米(%)
豆粕(%)
棉粕(%)
鱼粉(%)
DDGS(%)
磷酸二氢钙(%)
石粉(%)
食盐(%)
植物油(%)
蛋氨酸(%)
赖氨酸(%)
预混料(%)
|
57.13
13.35
3.00
2.00
12.00
1 18
9.57
0.30
1 00
0.12
016
0.20
|
代谢能(MeaVkg)
粗蛋白质(%)
钙(%)
总磷(%)
有效磷(%)
蛋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半胱氨酸(%)
|
2.60
16.00
3.80
0.57
0.38
0.79
0.39
0.67 |
注:1)预混料为每吨基础Ⅱ粮提供铜8 g,铁60 g,锰90g,锌40g,碘0 8g,硒0.3 g,蛋鸡多维250 g,氯化胆碱1200 g,抗氧化剂350 g。2)粗蛋白质、钙、总磷为实测值,其余为计算值。
1.4饲养管理采用半开放式鸡舍,3层立体笼饲养,采用自然光照加定时补光模式,光照时间每天16 h,鸡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定时人工喂料(7:30、12:30、17:50)。每日6:00、14:00、20:00分别记录鸡舍温度变化,定时清粪,定期进行常规消毒并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
1.5样品的采集每日17:30收蛋,以重复为单位,记录鸡数、产蛋数、产蛋量、破壳及软壳蛋数,每两周每重复随机抽取3枚新鲜蛋,测定蛋品质,包括蛋形指数、蛋黄重、蛋白重以及蛋壳厚度,试验结束时结料,计算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平均日产蛋量、平均产蛋率等。
1.6测定指标及方法
1.6.1生产性能指标。每2周计算每重复产蛋率、蛋重、日产蛋重、采食量、料蛋比。
平均产蛋率(%)=总产蛋数/(鸡只数×天数)
平均蛋重(g/枚)=总产蛋量/难蛋总数
平均日产蛋重(g/只·d)=总产蛋量,(鸡只数×天数)
平均日采食量(g/只·d)=总采食量/(鸡只数×天数)
料蛋比=总耗料量/总蛋重
1.6.2蛋品质指标。蛋形指数、蛋白重、蛋黄重、蛋黄蛋白比、蛋形指数。
蛋白、蛋黄重以及二者比值:煮熟后分离分别称重,然后计算。
蛋壳厚度:在蛋的3个不同部位(顿端、中端、锐端)用螺旋测微器分别测出蛋壳的厚度,然后求其平均值为蛋壳的厚度。
蛋壳的重量:煮熟后剥离然后再称重得出蛋壳的重量。
1.7数据统计与处理原始数据用Microsoft Ex. cel软件进行初步处理后,再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系统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硫酸铜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硫酸铜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对照组
|
试验组
|
平均蛋重(g/枚)
日产蛋重(g/只·d)
产蛋率(%)
日采食量(g/只·d)
料蛋比
破软蛋数(枚)
|
67.77~1 35
62.99~2.40
92.90~0 02
142.95~2.27
2.28~0.07
5.75~2.14
|
67.30~0.73
64.53~1 54
95.87~0 02
143.87-2.6g
2.23~0.05
3.75~1.44 |
注:同行肩标含相同字母或未标注,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由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平均日产蛋重、产蛋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2.44%、3.20%和0.64%,料蛋比和破软蛋数分别下降2.2%和34.78%,但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2.2硫酸铜对蛋品质的影响见表3。
表3硫酸铜对蛋品质的影响
对照组
|
试验组
|
蛋形指数
蛋壳重(g)
蛋壳厚度(um)
蛋白重(g)
蛋黄重(g)
|
1.29~0 01
6.38~0.13
377.75~6.73
40 91~1.99
18 66~0.16
|
1 29~0.00
5.88~0.01
401 50~28.54
39.62~1.47
17.69~0.61
|
由表3中可以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蛋形指数无变化,均为1.29,蛋壳重比对照组下降7.84%,蛋壳的厚度增加6.29%,而蛋黄和蛋白的重量分别下降5.20%和3.15%,但各指标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本试验表明,添加高铜可提高产蛋率、耗料量、日产蛋重,降低料蛋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这可能与禽类对铜的需要量有关。本试验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日采食量提高了0.64%,这与以往结果相矛盾,有试验表明当产蛋鸡的料蛋比降低时,耗料量也降低,提高鸡的生产性能的最佳铜添加量为60 mg/kg(武书康和齐广海,1990)。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管理时鸡只采食习性造成的饲料损失从而形成较大的误差,也可能由于鸡的品种、环境温度和鸡本身原因造成的。
本试验中添加铜对蛋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前人报道不一致。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均为1 29,这与武书康(2001)报道结果一致。本试验中试验组的蛋壳重比对照组减少7.84%,这与前人的研究报告中的蛋壳重量基本不变存在差异。
本试验结果,在蛋鸡日粮中添加60 mg,kg的铜,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日产蛋重、蛋壳厚度,降低料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