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奶牛价格跳水,山西山阴县奶农将大批奶牛宰杀或低价出售。八九月,牛奶价格出现了恢复性上涨,而奶农并未从中得到更多收益。山阴县主管畜牧业的副县长呼吁政府按照给奶农适当补贴,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9月21日《中国青年报》) 近几个月来,全国各地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按说,农民应该因为这次涨价而大为受益。此前,对于猪肉涨价,发改委也曾表示,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获益者主要是农民。但是,纵观近几年的民生涨价,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农副产品涨价,农民并没有从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反而陷入“涨价受害”的怪圈。 此次牛奶涨价与猪肉涨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去年冬天到今年夏天,在山阴县,由于奶价持续低迷,奶牛“吃”掉的成本比所卖的奶钱还要高,奶农迫不得已将大批奶牛宰杀或低价出售。很显然,饲养成本的增加,奶牛价格大幅度下跌,在高成本低奶价的挤压下,奶农不得不降低奶牛的饲养量。然而,由于农民宰牛卖牛导致奶量减少,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致使牛奶价格大幅上涨。而此时,农民存栏的奶牛却减少了。 表面上看,牛奶价格上涨,农民没有从中得到更多收益,是市场因素使然,其实不然。众所周知,畜牧业在中国经济中是弱势产业,奶农在整个乳业生产链条中是最弱势的一环。处于垄断地位的乳制品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采取压低原料价格的手段。不仅如此,在整个流通环节中,不同的企业部门基于利益的要求,压缩原料的涨价空间,这势必挤压牛奶的价格。 然而,在原料价格上涨之后,垄断企业同样会进行垄断式涨价,涨价的幅度远远大于农产品的涨价幅度,以此转嫁原料价格上涨的成本。最终,掌握财富分配权、有金融话语权的垄断企业受益,而毫无话语权的农民受损。 就目前而言,农民缺少接受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平台,政府发布相关市场信息的失位,也导致牛奶价格上涨,农民并未从中得到更多收益。要想突破市场信息这个“瓶颈”,政府必须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相关市场信息,以利于农民掌握市场行情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看来,要想让农民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受益成为常态,必须破除农民“涨价受害”的怪圈,打破企业的垄断行为,完善农业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惟如此,农民才能在农产品涨价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