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东坡区思蒙镇沈店村,耕过地、开过店、做过小生意。几年前,我自己开办了养殖场,当起了“鸭司令”。爱人负责清洗圈舍,给鸭子喂食,我负责外出联系销售、买小鸭子等事情。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生活日渐富裕起来。
1998年以前,我在镇上的综合市场内租赁了一个摊位,卖小鸭子。生意一直不错。经过几年的拼搏,我们手里有了一些积蓄,并熟悉了鸭子的生长习性,掌握了过硬的养鸭技术。这时,我有了新的想法。我认为单靠卖小鸭子,是无法做大做强的。和爱人商量过后,我们决定扩大规模。
说干就干。1998年,我承包了村上的养殖场,养了8000只鸭子,当年收入过万元,比我们做生意的收入高多了。后来,我们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拥有占地面积4亩的两个养殖场。
养鸭并不轻松,很考技术的。期间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尽管我们在卖鸭子时积累了一些技术,但真正要做好养殖,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学习。从1998年养殖第一批鸭开始,我就从小鸭子的选择到鸭子饲料的投喂、疫病的防治等学起,整天照看着自己的这些“宝贝”。为了学好养鸭技术,我不仅订阅了大量有关蛋鸭养殖技术方面的杂志、书刊,有时还专门请教动物防疫、畜牧养殖等有关专家和其他养殖能手。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和爱人掌握了熟练的养殖技术,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疫病防治方法。这些年来,我的养殖场几乎没有出现过大的疫病。
养鸭最关键的是要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我们主要养殖土鸭子,土鸭市场需求大,不愁销售,1斤重左右的小鸭子,50多天就能出售,主要销往眉山和成都等市场。按照6元每斤的市场价,每只能卖30元。每出售一批在1万只左右。扣除饲料、人工等成本,养鸭每年纯收入十多万元。今后我将继续根据市场行情,不断研究新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做个快乐的“鸭司令”。
口述:史仲伦
整理:记者 陈小芳
文章编辑:hjh 文章来源:眉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