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伦敦终于看到了好友艾丽最大的一次房屋扩建成果。当天与另一朋友到艾丽家,她从车上跳下来就对艾丽说:“你忙了这么久扩建在哪儿啦?花那么多钱怎么跟旁边的房子没有任何区别?那两个阳台可以趁此机会给封上嘛!”艾丽笑说她这些年来那么多次推敲方案就是为了这一模一样。因为有任何不符,政府有关部门会马上勒令拆掉, 而且她的房子也不会因为“有特色”而增值,地处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中心,只有在不影响整条街、整个区甚至伦敦的整体风格她的房子才值钱。
艾丽十一年前在伦敦靠近市中心的地方买下她现在的家。这种英国中产阶级最喜爱的,被香港人称为“排屋”的房子在国内被雅称为连排别墅。艾丽的房子历史近两百年了,房子里前厅、后庭、起居室、餐厅及地下室样样俱全,就是没有多余的卧室。艾丽搬进去的时候儿子只有一岁,一年后添了女儿,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房间嫌少了。在女儿六岁那年她开始找设计师商量方案打算将顶层阳光房改为卧室。扩建工程历时四年,经过一次次到图书馆找资料、与设计师商议方案、送去审核、改动、再审核、再改动……
我七年前在北京四环外买下连排别墅中的一套,凭良心说房子的户型在同期项目中算是够人性化了,间隔适合中国家庭,一家三代同堂住在里面并不感局促。照理说这样新型的房子应该不涉及任何改建,但是我们这个小区里的扩建工程从来没有断过。
说真的我很佩服邻居们的想象力。首先在内装修方面,房子容积率的利用经过仔细推敲都达到了顶点。不过真正让我见识到邻居们的才华是在扩建项目上:门口往小区道路上搭一块就添加了玄关,屋顶掀掉一块在上面又可以盖出一间卧室,后花园没什么用干脆改成饭厅。
中国人画画讲究留白,说话讲究留分寸,做人讲究留余地……可是就是在占地儿这件事情上咱们大国之民远远超过了民族性格爱扩张的岛民。在任何国家,车库改建为卧室,花园满铺水泥变成停车场,公寓楼里将鞋柜安放在楼道公共地方,门口歪七扭八一大堆臭鞋子的十有八九是咱们中国人。这种被外国人嗤之以鼻的自私行为我们不以为然,我们只要领地,不要融入环境。
刚入住北京这个小区时管理颇为严格,乱建瞎改是绝对禁止的,后来小区经历了一趟水灾,责任全部在开发商,这下无疑让开发商气短了好一截,此后居民就为所欲为,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各家都大显神通,大张旗鼓地扩建与改建。抬眼望去周围每排房子都鼓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脓包”。
最近小区的扩建已经从自家的土木改造工程深化到了将公共绿地彻底利用:开垦了公共区域的绿地种上了各式蔬菜,绿茸茸的草地被垄成了农地,上面长着茁壮的茄子黄瓜西红柿;过去在这个以“上万平米水系,飞鸟栖息之所”为卖点的小区早上的确能听到的都是鸟叫声,现在早上则被鸡群的咯咯声吵醒。是的,我们的邻居已将他们的前花园及部分公共绿地改建为散养鸡场。看着我们小区前院那“都市珍藏的自然森林,20万平米原生绿地”,我猜想可爱的邻居们下一个最具创意,也是最有必要的“绿色”举动该是放养奶牛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