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2008年生猪出栏将达200万头 比上年增长52万头
在国家及县鼓励政策和生猪市场行情走俏等多种因素激励下,射洪县“五大力量”显示威力,促进射洪养猪业从传统养殖向现代标准化养殖跨越发展,2008年生猪出栏将达200万头,比上年增长52万头。
城里建筑行业老板改行养猪
在金华镇西山坪,记者看到,3000多亩土地里清见桔橙果实累累,大片养殖场的圈里成群的猪儿肥肥的,转行养猪种果树的建筑老板赵刚对记者说:“我转行搞养殖和种植,实践证明是走对了路的,投资农业虽然慢一点,但只要开始收获就比搞建筑潜力更大,特别是县上补贴政策到位,加之‘七方合作’,养殖户收益更有保障。”赵刚2008年出栏生猪10000多头,纯收入300多万元,3 000亩水果首次上市就收入100多万元。据统计,截至目前,仅城里建筑行业老板改行养猪就有5家,年可出栏生猪2.5万头。
射洪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养猪
2007年9月,青岗镇在河南当大老板的冯朝兵在县畜牧局和镇政府的努力引见下,回家乡五星村投资500余万元,建起了圈舍面积2000余平米的养猪场,除饲养母猪300余头外,还将年出栏商品猪5000余头。目前射洪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养猪的已达80多家,年出栏生猪10余万头,占出栏总量的8.5%。
大型公司入驻射洪养猪
2008年3月28日,河南省郑州绿丰建筑公司在射洪注册的射洪县绿丰养殖公司2万头/年标准化生猪生态养殖场项目正式签约入驻射洪,一个年出栏优质PIC父母代种猪5000头、年出栏优质2万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将于2008年12月全面竣工投产;与之同时签约的还有新疆善县兴伟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1万头/年、北京路之鸣文化传媒公司1万头/年标准化生猪生态养殖场项目。射洪引进大型猪业为主的养殖公司已达10余家,每年出栏的生猪将达12万头以上,占全县年出栏生猪的9.2%。
畜牧干部、退休干部带头养猪和引资养猪
2008年,射洪县畜牧局年度工作安排中明确要求:机关全体人员、畜牧站干部职工必须每人指导一个农民规模养殖场、联系一户养猪大户、新发展一户100头以上大户。县畜牧局职工韩常义、杨洪春在畜牧站体制改革后回乡办起大型养猪场,退休职工刘正国在双溪乡扩建1000头养猪场,司机王益伟动员其舅舅在乡下建成1000头规模养猪场,射洪县畜牧局200多名干部职工“三个一户”工程正带动射洪养殖业跨越推进。
原有养殖大户规模扩大
走近凤来镇红旗水库,但见库中清波荡漾,白鹤在水面飞翔,水库中段白墙红瓦处,便是凤来镇清泉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据公司老板曾军松介绍,过去他一直规模养猪多年,有赔有赚,去年政府给补贴,行情又好,猪场按照县上提出的“八化”标准建设,圈舍面积8000平米,2007年出栏商品猪3000头,加上仔猪纯收入达到了200万元。今年又扩大圈舍2500平方米,力争生猪出栏8000头。公司还下设水果蔬菜部、饲料部、水产部,以生猪育肥、种猪繁殖、水产养殖为主打产业,以反季节水果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为辅助产业,形成了猪-沼-菜(果)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像曾军松这样扩大规模的“猪老板”,还有太和镇郑葛养猪场、三农公司等,2008年年出栏生猪将达12万头以上,比上年增长3万头,全县年出栏增长300头以上的已达28余户。对于猪-沼-菜、猪 -沼-果、猪-沼-药等循环经济模式,射洪已经从大户普及到一般农户。
射洪养猪业何以能够出现规模养殖的“五大力量”?射洪县畜牧局局长曾东升说,关键在于政府引导激励和猪肉市场前景看好。从2007年以来,射洪县就狠抓200万头优质商品肉猪工程,对于规模养猪大户,县上出台了优厚的补贴政策,对于2007年已经验收合格的规模养殖场,射洪已经补贴了690余万元。县畜牧部门积极推行饲料供应、病防、保险、金融、生猪销售、公司、农户 “七方合作”模式,加强了畜禽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疫,相关部门注重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充分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特别是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规避了市场风险。同时生猪价格一路走高,养殖户每出栏一头肥猪可获利300元以上。由此,有效激发了大户发展和农户养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养猪业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