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镇登山村民工王波办起存栏千头的养猪场,走上富裕的道路
早就听说在蓬溪县吉祥镇登山村有一个叫王波的农村小伙子,白手起家,用在外打工挣的钱,回家开办了一个年出栏近千头的养猪场。回望自己的创业道路,王波说,“其实就是一个道理,肯吃苦,肯实干!”
1998年6月,由于家境贫寒,再加上母亲生病,年仅17岁的王波跟着同乡踏上了去福建的打工之路。
由于没有文化也没有技术,刚到福建的王波只能在工厂里当学徒,干些体力活。“搬运工、油漆工,那时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而且最初两个月,每月只有不到200元的工资,有时连吃饭都不够。没办法,有时为了省钱只能吃个半饱。王波下定决心回家学习驾驶技术。有了技术就有了资本,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不断努力,王波从最初的给别人开东风卡车到自己买卡车,再到回遂宁购买出租车,他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自己当老板。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王波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一次由底层打工仔到小老板的蜕变。
今年初,王波就开始了筹划建设他的千头PIC生猪养殖场。一年养一头两头猪很容易,有个小猪圈,挖个粪坑,就够了。但是每年要想饲养出栏近1000头,可是件大事,要考虑规划设计猪舍、猪粪便处理、利用和科学养殖等种种问题。王波开始一边学习相关技术,一边自己摸索着建设,但由于技术不够熟练,进度较慢。吉祥镇党委政府了解到情况后,为了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进行生猪养殖,做大做强全镇的PIC生猪养殖产业,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到王波的养殖场给予技术指导。
经过半年的努力,如今王波的生猪养殖场已初见雏形,两排宽敞、整洁的猪舍已经矗立起来,22头母猪也已经进场。“这22头母猪就是我事业的起点和希望,我将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降低养殖风险,通过这种方式把养殖场逐渐做大做强。”虽然事业才刚刚起步,但王波的希望之火已被点燃。激情和努力是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要想真正实现事业的飞跃,就要学习运用科学的养殖技术。王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他已经建成了两口沼气池,利用粪便产生沼气,猪粪渣用作农家肥浇灌2亩多花椒树和3亩多黄桷树。同时,他正在研究学习目前比较先进的建发酵床的养殖模式,准备搞科学养殖。“将来我想把周边的几十亩地都租下来,挖鱼塘、种猪饲料,搞生态循环养殖。虽然,现在打工挣来的钱都已经用完了,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很多想法还不能实现,但是我不会放弃,慢慢积累资金。我相信只要踏踏实实做下去,事业就一定能成功。”现在王波正申请注册他的蓬溪福星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他已经准备好了迎接一切挑战。
来源:遂宁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