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第三季度末生猪价格进入“俯卧撑”阶段,部分猪农已出现亏损,猪农情绪开始出现分化。
其中少数乐观者认为随着气候转凉消费旺季的到来,猪价“寒冬”即将过去,黄金期将马上到来。因此摩拳擦掌,准备“大干快上”,伺机“抄底”;也有人认为明年就是“底”,现在应加紧准备,因此在网上打听种猪的朋友不在少数。
也有少数悲观的朋友认为,养猪业的大好机会已经过去,再也不会有2007年那样的黄金时期了。可以说,多数人开始迷茫,不知道如此低的猪价还会持续多久。
笔者认为,目前生猪价格刚进入下降通道。今后价格将在一个大锐角上的直角三角形箱体内振荡下行。那么,这个箱体是什么形态?运行的时间会有多长?什么时候能突破?
笔者认为这个箱体股线和弦线将会相当长,也就是说猪价振荡下行延续的时间会相当长。理由如下:
一、箱体构筑时钩线过高,2007生猪高价的原因,是2006猪灾对养猪业的严重打击、疫病大范围流行引起的供应不足,以及经济泡沫后期对物价的推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出现了历史上最高的猪粮比价,也是养猪业最好的盈利时机。
二、政府在2007年破天荒地对养猪业实行较广泛的补贴措施,催生了一大批养猪新军。其中不乏资金实力较为雄厚者,这类猪场不容易在短期低价中倒闭。
三、目前只是猪价大幅下跌,肉价下跌的速度却较缓慢,缺乏迅速导致消费量增加的动能。即使此后肉价大幅下跌,能调动消费量的迅速增加,但由于目前市场制度的设计对养猪业的约束,今后肉价上扬传导到猪价上扬仍需时日。也就是说目前的生猪低价只是经营环节对一线猪农剥夺的表现,尚未真正进入生产过剩的阶段。而且去年的生猪高价和政府对养猪业补贴导致的养猪高峰,新增母猪的生产能力尚未完全释放。
四、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倘未充分显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再传导到人们收入的减少,收入降低导致消费的萎缩。经济形势好转再刺激实体经济复苏到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的反向传导,这一过程应该是相当漫长的。再加上肉价上涨后才能缓慢传导到猪价,更加推迟了猪价下一个高峰期到来的时间。
五、世界金融风暴导致大宗期货商品价格高台跳水,其中也包括大豆油料及其它农产品。虽然中国粮食价格相对稳定,但饲粮中的主要成分豆粕的价格中国是没有定价权的。饲粮的走低虽然可能支持猪价走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部分猪场的破产死亡期。
六、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幸免,企业的倒闭必然引发农民工回流,回流的这一部分农村中坚力量会加入养猪大军,因而增加了猪价走势的变数。
所以,如果单纯从市场本身规律的角度来分析,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的这一下降周期至少将会在两年以上,也就是说猪价如果真有“大底”存在,抄底时机也要在两年以后。
以上只是基于市场本身规律的分析,其实生猪这个市场“大底”不一定存在。也许只可能存在阶段性底部,因为人为的因素太多,加之猪肉是我国消费者肉类主食,对民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干预的影响也很重大。
必须注意到,政府和媒体在此次猪价下跌过程中一改以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作派,在猪价下跌到一定程度就注意到这一事件。早在九月中旬农业部畜牧司王智才司长就明确指出“如不采取措施,将可能引发新一轮市场波动,不利于猪肉生产的稳定供应”。最近,权威媒体新华网也发布警示:“猪价还有下降空间”,“养猪遇到很大风险,如果盲目补栏,不但血本无归,还要债台高筑。因此,规模养猪场和养猪户应审时度势,小心应对”。应当说这是在中国养猪业史上政府和媒体对养猪业前所未有的及时关注。
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关注有可能引起决策机构的重视,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统计母猪数量,除了掌握存栏情况外,也不排除政府准备兑现去年对母猪补贴承诺的可能。在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相信政府力量的强大。根据干预措施的强弱程度,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力目前还无法预测。强力干预将避免大底,猪价将会大致在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波动。措施不力,将只会延缓大底来到的时机。不管怎么说,平稳发展是政府和民众的共同愿望。
作为长期挣扎在养猪第一线的猪农,既不可盲目乐观盲目“抄底”,也不应过度悲观仓促“逃顶”,其实逃顶的最佳时机早已过去。最可取的态度是“审时度势,小心应对”。既要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也要广泛交流,获取信息,尽可能做到正确判断和决策,及时调整规模应对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