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来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高龙组时,这里正在进行具有毛南族特色舞蹈—傩面舞的表演。毛南语称傩面舞为“条套”,是当地的毛南族村民们为了庆祝今年的好收成以及期待来年的丰收,特地进行的表演。
陈双村高龙组有230多人,都是毛南族人。五年前,他们作为库区移民从下南乡迁移到这里,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从事起了种桑养蚕。现在,每户农家里农用车、摩托车、常见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这些都是通过种桑养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村民莫仕海说:“一家平均养蚕有7到8亩,人口多的8、9亩这样。一人平均每年2、3千,比以前好得太多了。”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聚居着毛南、壮、瑶、苗等13个少数民族群众。当地党委政府为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不利局面,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心放在桑蚕业的发展上。在资金和技术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群众,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家和田间地头,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桑蚕良种良法,指导他们大面积种桑养蚕,并且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同时,加大对茧丝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畅通市场道路,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后顾之忧。种桑养蚕从最初的思恩、大才、大安等几个南部乡镇迅速扩大到全县12个乡,桑园面积也从几年前的6万亩增加到2008年的13.8万亩,养蚕农户也从几年前的4万多户增加到2008年的12万户。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副县长谭勉介绍说:“20年平均每个农民增加的收入接近1000块钱,个乡镇、各个村屯都见到很多楼房,也可以叫桑蚕楼。种养桑蚕确实解决了我们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大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