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资讯网讯(薛杰 李顺利)近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全国首批健康养殖示范县颁奖会议上,沂南县被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协会评为全国首批健康养殖示范县。据悉,全国获此殊荣的在仅有两家,这是沂南继叫响全国肉鸭生产加工第一县之后,在畜牧业发展中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据沂南县委书记马崑介绍,畜牧业一直是沂南的支柱产业,2007年实现产值1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3000元。近年来,沂南围绕“增规模、建园区、抓标准、提质量”的工作思路,用“健康养殖”理念发展现代畜牧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全县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制定了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完善产业链,规范饲料加工业,加大养殖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政策,为“健康养殖”注入了内在动力。
实施种苗工程,开发新品种,加大培训力度,推广新技术。沂南立足于本地樱桃谷肉鸭、蒙山土鸡、思格猪等优良品种的培育发展优势,重点发展了17家“标准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种苗质量高”的“三高”种畜禽繁育场,将种苗引进、繁育和推广紧密结合;利用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送科技下乡、开通服务热线等形式,推广了畜禽人工授精、优质牧草高效种植、网上养鸭、标准化配套设施和高产奶牛性别控制等新技术;畜牧部门成立技术专家小组,对新改建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区)按照统一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划指导,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大力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沂南推进畜禽养殖向规模化发展,向园区聚集,向标准化挺进。养殖方面,规模养殖场户已达到1万多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场)230处,其中有22处被临沂市命名为“全市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区)”;加工方面,有省级畜牧加工龙头企业3家、市级4家、县级畜29家,其中9家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26的畜产品获得了进京、入沪销售资格,年供京、沪畜禽产品近10万吨,已发展成为江北重要的畜禽加工集散地。
建立健全畜牧业“健康养殖”产业链。沂南大力发展畜牧经济合作组织,推广产业化经营,目前已建立起肉鸡、肉鸭、肉猪、肉兔四大产供销链条,开发了加工企业(合作社)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价格销售的“五统一”模式,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目前,沂南已有畜牧养殖合作社21个,养殖协会63家,畜牧加工企业64家,带动起220个养殖专业村,10000多家养殖户,年可加工生猪300万头、肉鸡1亿只、肉鸭2.5亿只、肉兔500万只。
规范饲料加工业,保证饲料质量。沂南注重扶持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鼓励推行饲料标准化生产,目前已有饲料生产加工企业11家,创产值近15亿元。其中山东正壮饲料有限公司是鲁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饲料加工企业,年可生产饲料50万吨,今年年底将申报通过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检查验收。
加强畜牧养殖环境综合治理。沂南加大了对污染源的排查清理力度,确保了养殖水源不受工业、化学农药等的污染,制定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作责任书》,建立起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建立了全覆盖的兽医防疫网络体系,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和动物疫情处理应急分队,乡镇兽医站人员分工包片,全部 600个行政村,村村设有防疫员,防疫员工资由市、县、乡三级财政按比例承担,保证防疫员待遇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