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周宁县狮城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中常有养殖户询问仔猪饲养问题。现将笔者在周宁某养殖场的现场管理实践,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及查阅相关资料,针对断乳仔猪的生长特点,就其饲养管理上应把握的几个环节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临床养猪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进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1 保育舍消毒 保育舍是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在保育猪进入前,首先要把保育舍冲洗干净。在冲洗时,将舍内所有栏板、饲料槽拆开,用高压冲洗,将整个舍内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料槽、水管等进行彻底的冲洗。同时将下水道污水排放掉,并冲洗干净。要注意凡是猪可接触到的地方,更不能有猪粪、饲料遗留的痕迹。
1.2 保育舍设施卫生安全 修理栏位、饲料槽、保温箱,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检查加药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查所有的电器、电线是否有损坏,检查窗户是否可以正常关闭。
1.3 保育舍温度 将栏板、料槽组装好,将舍内的温度保持在保育猪刚转进来最适宜的温度范围(28~30 ℃),然后准备进猪。
2 分群与调教
2.1 分群 刚断乳的仔猪一般要在原来的圈舍内呆1 周左右的时间再转入保育舍,在分群时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群饲养。这样有利于仔猪情绪稳定,减轻混群产生紧张不安的刺激,减少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伤害,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同时做好仔猪的调教工作,刚断乳转群的仔猪因为从产房到保育舍新的环境中,其采食、睡觉、饮水、排泄尚未形成固定位置,如果栏内安装料槽和自动饮水器,其采食和饮水经调教会很快适应。
2.2 调教 仔猪赶进保育舍时,头几天饲养员就要调教仔猪区分睡卧区和排泄区。假如有小猪在睡卧区排泄,这时要及时把小猪赶到排泄区并把粪便清洗干净。饲养员每次在清扫卫生时,要及时清除休息区的粪便和脏物,同时留一小部分粪便于排泄区,经3~5 d 的调教,仔猪就可形成固定的睡卧区和排泄区,这样可保持圈舍的清洁与卫生。
3 饲养管理
3.1 保育猪的喂料 保育猪是以自由采食为主,不同日龄喂给不同的饲料。饲养员应在记录表上填好各种料开始饲喂的日期,保持料槽都有饲料。当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先用代乳料饲喂1 周左右,也就是不改变原饲料,以减少饲料变化引起应激,然后逐渐过渡到保育料。过渡最好采用渐进性过渡方式(即第1次换料25%,第2 次换料50%,第3 次换料75%,第4 次换料100%,每次时间3 d 左右)。饲料要妥善保管,以保证到喂料时饲料仍然新鲜。为保证饲料新鲜和预防角落饲料发霉,注意要等料槽中的饲料吃完后再加料,且每隔5 d 清洗一次料槽。
3.2 保育猪的饮水 水是猪每天食物中最重要的营养,仔猪刚转群到保育舍时,最好供给温开水,前3 天,每头仔猪可饮水1 kg,4 d 后饮水量会直线上升,至10 kg 体重时日饮水量可增加到1.5~2 kg。饮水不足,使猪的采食量降低,直接影响到饲粮的营养价值,猪的生长速度可降低20%。高温季节,保证猪的充分饮水尤为重要,天气太热时,仔猪将会因抢饮水器而咬架,有些仔猪还会占着饮水器取凉,使别的小猪不便喝水,还有的猪喜欢吃几口饲料又去喝一些水,往来频繁。如果不能及时喝到水,则吃料也就受影响。所以如果一栏内有10 头以上的猪应安装2 个饮水器,按50 cm 距离分开装,以利仔猪随时都可饮水。仔猪断乳后为了缓解各种应激因素,通常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钾盐、钠盐等电解质或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率。选择电解质、多维要考虑水溶性,确保维生素C 和维生素B 的供应。
3.3 密度大小 在一定圈舍面积条件下,密度越高,群体越大,越容易引起拥挤和饲料利用率降低。但在冬春寒冷季节,若饲养密度和群体过小,会造成小环境温度偏低,影响仔猪生长。规模化猪场要求保育舍每圈饲养仔猪15~20 头,最多不超过25 头。圈舍采用漏缝或半漏缝地板,每头仔猪占圈舍面积为0.3~0.5 m2。密度高,则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等的浓度过大,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猪就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因而保证空气质量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4 温湿度控制措施
4.1 保温控制 冬季应正确运用保温设备,做好仔猪特别是刚断乳10 d 内的仔猪的保温。保温设备有多种形式:电加热预埋水管系统,地面预埋低温电热丝,250~300 W 红外线灯泡等,但均耗电量大、维修难度也大。如能采用沼气做成较理想的保温设备,利用沼气热能,通过热水管,因地制宜为仔猪设计出清洗方便、耐用、节能、恒温的保温板,则价格便宜又环保,应该是猪场在保温节能方面要努力的方向。
4.2 通风控制 氨、硫化氢等污浊气体含量过高会使猪肺炎的发病率升高。通风是消除保育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和增加新鲜空气含量的有效措施。但过量的通风会使保育舍内的温度急骤下降,这对仔猪也不适合。生产中,保温和换气应采用较为灵活的调节方式,两者兼顾。高温则多换气,低温则先保温再换气。
4.3 适宜的温湿度 保育舍环境温度对仔猪影响很大。据有关资料查证:寒冷气候情况下,仔猪肾上激素分泌量大幅上升,免疫力下降,生长滞缓,而且下痢、胃肠炎、肺炎等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生产中,当保育舍温度低于20℃时,应给予适当升温。
要使保育猪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育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21~30日龄为28~30 ℃,31~40 日龄为27~28 ℃,41~60 日龄为26 ℃,以后温度为24~26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保育舍内要安装温度和湿度计,随时了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总之根据舍内的温、湿度及环境的状况,及时开启或关闭门窗及卷帘。
5 疾病的预防
5.1 做好卫生 每天都要及时打扫高床上仔猪的粪便,冲走高床下的粪便。保育栏高床要保持干燥,不允许用水冲洗,湿冷的保育栏极易引起仔猪下痢,走道也尽量少用水冲洗,保持整个环境的干燥和卫生。如有潮湿,可洒些白灰。刚断乳的小猪高床下可减少冲粪便的次数,即使是夏天也要注意保持干燥。
5.2 消毒 在消毒前首先将圈舍彻底清扫干净,包括猪舍门口、猪舍内外走道等。所有猪和人经过的地方每天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包括环境消毒和带猪消毒,要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平时猪舍门口的消毒池内放入火碱水,每周更换2 次,冬天为了防止结冰冻结,可以使用干的生石灰进行消毒。转舍饲养猪要经过“缓冲间”消毒。带猪消毒可以用高锰酸钾、过氧乙酸、威岛、菌毒消或百毒杀等交替使用,于猪舍进行喷雾消毒,每周至少1 次,发现疫情时每天1 次。注意消毒前先将猪舍清扫干净,冬季趁天气晴朗暖和的时间进行消毒,防止给仔猪造成大的应激,同时消毒药要交替使用,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5.3 保健 刚转到保育舍的小猪一般采食量较小,甚至一些小猪刚断乳时根本不采食,所以在饲料中加药保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饮水投药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而达到较好的效果。保育第1 周在每吨水中加入支原净60 g+优质多维500 g+葡萄糖1 kg或加入加康(氟苯尼考10%+免疫增强剂等)300g+多维500 g+葡萄糖1 kg,可有效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并且做好冬季猪舍内醋酸的熏蒸工作降低猪舍内pH 值以防止不耐酸致病微生物的入侵。
驱虫主要包括蛔虫、疥螨、虱、线虫等体内外寄生虫,驱虫时间以35~40 日龄为宜。体内寄生虫用阿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2 mg 或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 mg 计算量拌料,于早晨喂服,隔天早晨再喂一次。体外寄生虫用12.5%的双甲脒乳剂兑水喷洒猪体。注意驱虫后要将排出的粪便彻底清除并作妥当处理,防止粪便中的虫体或虫卵造成二次污染。
5.4 疫苗免疫与接种 各种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保育舍最重要的工作之―,注射过程中,一定要先固定好仔猪,然后在准确的部位注射,不同类的疫苗同时注射时要分左右两边注射,不可打飞针;每栏仔猪要挂上免疫卡,记录转栏日期、注射疫苗情况,免疫卡随猪群移动而移动。此外,不同日龄的猪群不能随意调换,以防引起免疫工作混乱。在保育舍内不要接种过多的疫苗,主要是接种猪瘟、猪伪狂犬病以及口蹄疫疫苗等。对出现过敏反应的猪将其放在空圈内,防止其他仔猪挤压和踩踏,等过一段时间即可慢慢恢复过来,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则肌注肾上腺激素进行紧急抢救。
6 日常观察和记录
保育舍内的饲养员除了做好每天的卫生清扫、清粪、冲圈外,还要仔细观察每头猪的饮食、饮水、体温、呼吸、粪便和尿液的颜色、精神状态等。辅助兽医做好疫苗免疫、疾病治疗和70 日龄称重等常规工作,对饲料消耗情况、死亡猪的数量及耳号做好相关的记录和上报工作。对病弱仔猪最好隔离饲养,单独治疗,这样一方面保证病弱仔猪的特殊护理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疾病的互相感染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