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广安市岳池县畜禽产业迅速发展,已初步显现出“现代畜禽业”的雏形:这一年,岳池建成了全市最大的种猪场;这一年,全县的养猪场纷纷引进循环发展模式,猪场已不再是污染源;这一年,岳池积极推广小家禽寄养模式,使众多养殖户赚得盆金钵满……
建成全市最大种猪繁育场
今年1月8日,由华西希望集团投资6000万元的岳池特驱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在岳池县石垭镇石坳村破土动工。8月8日,公司第一批猪进场。从破土动工到正式投产,岳池特驱种猪繁育有限公司仅仅花了7个月时间,一座占地面积150亩、圈舍面积25800平方米的大型种猪场便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共建有圈舍32栋,每栋可畜养400头成猪,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都严格按照现代畜牧业的标准进行建设,年可出栏优质肉猪2万头以上,出栏优质种猪4.5万头,年产值可达1.2亿元,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
在岳池特驱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的带动下,石垭镇一个个大型猪场也纷纷建立,十里养殖长廊已基本形成。
猪场成为循环农业的核心环节
前几年,猪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较大,猪粪、猪尿液四处横流,臭气熏天,蚊虫肆虐,周边农户更是不堪其扰。而今,在岳池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倡导下,猪场建设与沼气池建设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配套,各个猪场变废为宝,猪场产生的废物全都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并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从而使猪场成为了循环农业的一个核心环节。
花园镇磨滩河村的九棵树科创有限责任公司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该公司法人代表蒲治彪介绍,公司有养猪场80亩,梨园150亩,蔬菜地160亩,鱼塘10亩。今年初,公司便按照循环农业的要求对猪场大加改造,实行雨污分流,建成了容量达1100立方米的现代化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由沉砂池、沼气池、一级好氧池、缺氧池、二级好氧池、混凝沉淀与消毒杀菌池共6个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猪场废水经过沉砂池进入沼气池发酵产气,沼气进入收集系统供猪场取暖和农户做饭烧水之用,沼液则通过施肥管网设施进入梨园、菜地和鱼塘,既满足了果菜的用肥需要,又节省了购买化肥农药的支出,同时,沼液杀菌、杀虫,使农产品绿色环保,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如果果、菜、鱼暂时不需沼液,废水经过沼气池后,再逐一进入下一步环节,最终作为达标水质向外排放。
和九棵树公司一样,岳池县内几乎每一个上规模的猪场都自觉做到了猪场建设与沼气池建设相配套,进而将猪场的废水变废为宝,使猪场成为了循环农业中的一个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猪场的环境也得到了有效净化,尽可能地实现了猪场对周边环境的无污染。
无投资,无风险,留守老人家门口赚大钱
不需要投入资金,也不需承担任何风险,留守老人便可以守在家门口赚大钱,这讲起来如同痴人说梦话。但如今,在岳池的一些地方,它已变成了现实,那就是岳池县畜牧部门极力推行的畜禽寄养模式。
在岳池,最早推行寄养模式的是该县大佛乡返乡业主张贵涛。张于去年在大佛乡建成了一个占地20亩的养鸡场,在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张便将养鸡场的鸡苗送给周边农户饲养,农户不给钱,饲料和技术也由张负责提供,若因疫情造成的损失也不需农户承担,鸡苗长大后则交给张,张便以每只每月1元钱作为寄养费支付给农户,如果农户一批次寄养2000只,一个月便可得到寄养费2000元,比在外打工还强。
今年初,张贵涛的寄养模式得到县畜牧部门的重视,并引导其开发翠湖土鸡项目,牵头组建翠湖土鸡专业合作社,以寄养模式带领更多农民朋友特别是水淹区的农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通过一年的努力,翠湖土鸡专业合作社已在翠管会响水滩村建成了年育鸡苗可达300万只的育雏基地,已发展养殖大户700余户,年出栏成品鸡可达100万只以上。
寄养模式着实解决了农户想发展产业但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如翠管会响水滩村5组村民王丕云,今年60岁的他和老伴留守在家,从今年5月份村上推行寄养肉鸡模式以来,他已养了两批肉鸡了,每批都是300只,一批养2个月就交给业主,由于只是抽空喂喂鸡,王丕云自己也没想到,两批下来,他就轻轻松松地挣了1000多元。
如今,该县在寄养鸡的基础上,又提出寄养鸭、寄养猪、寄养牛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力推动全县畜禽业的迅速发展。(完)(胡佐斌 谭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