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安区苏溪乡马鞍村5组,一提到李六河这个名字,村名们就会竖起大拇指:“六河这个年青人脑瓜子灵活,眼光看得宽,养野鸡赚了大钱,是咱们村的骄傲,也是村里年青人学习的榜样!”
李六河正在饲养野鸡
近日,笔者慕名来到李六河的野鸡养殖场,只见养殖场四周用高高的条石围砌有2米来高,场内纵横交错搭起一根根竹子和树木,场子四周和天空围着细密的网子,一只只野鸡在场内或飞来飞去,或踱着步子,或引吭高歌,显得十分热闹。
在养殖场的管理房中,笔者见到了李六河。这位34岁的养殖业主曾当过兵,1996年底退伍后,在乡镇计生服务站工作了8年时间,2005年8月乡镇机构改革时,李六河辞去工作,只身来到贵州做服装生意。当时,他看到当地人饲养蛋鸡很有发展前途,就租下一废弃的厂房饲养了近2万只蛋鸡,一年后,由于城市扩展,李六河租的厂房地盘被征用了,赚了4万余元的他觉得,在外地养鸡不但场地租金高,而且还不稳定,不如回到家乡办个养殖场。此时,他在网上看到云南省曲靖县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公司饲养的野鸡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利润十分可观,便谋发了前去学习饲养技术,再回老家开办野鸡养殖场的想法。
2007年1月29日,新年刚过,李六河便怀揣3万元钱,来到云南省曲靖县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公司学习野鸡、野猪、野兔的养殖知识,学习期满时,他与公司签订了饲养协议:由公司提供鸡苗给自己饲养,到3个月每只鸡长到3斤左右时,再由公司来人来车回收,这样每只鸡的利润至少在10元钱以上。
2008年3月,学成归来的李六河利用自家的3亩自留地建起了野鸡养殖场。4月18日,首批5500只野鸡苗从云南引回来了,李六河像照顾孩子一样,小心地将野鸡苗放进育温室内饲养,到每只野鸡大约长到1斤时,再放进养殖场中饲养。野鸡的个性很暴躁,有时为了争抢食物,甚至会“大打出手”。李六河根据学到的知识,在养殖场安放了音响,每天早上6点和下午4点,都会按时给野鸡播放《二泉映月》、《南泥湾》、《大浪淘沙》等二胡或萨克斯曲子,此时,野鸡们听着曲子,便会安静地蹲在架上养神,或者悠闲地吃着食物,看起来特别听话。李六河说,音乐不但能控制野鸡的神经,而且还能促进它们的食欲,提高鸡肉品质。由于精心饲养,管理到位,到2008年11月底,李六河的养殖场已出栏野鸡4批共1.3万只,短短半年多时间,纯收入便达到了13万元以上。
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2008年12月初,正当李六河打算与公司签订2009年度的养殖合同时,得知出口市场大大萎缩,公司已不再回收野鸡。在此情况下,李六河没有放弃,他到重庆、成都等地调查发现,大城市的市场对野鸡需求量非常大,利润比公司回收的还要高得多。这进一步增强了他发展野鸡养殖的信心和决心。为了节省养殖成本,头脑聪明的李六河还想到,留下3000只野鸡作种鸡,产蛋后用来孵抱小鸡,这样每只鸡可节省成本18元左右,按每年出栏2万只野鸡计算,至少可增加收入36万元。同时,他还准备建一个自己的加工公司,将宰杀后的野鸡加工后,直接送到各大超市的货架上去销售。
找到致富门路的李六河没有忘记村里的父老乡亲们。目前,他正准备采取“业主+农户”的模式,和村民们签订托养协议。全村300余户村民每年可托养野鸡2万余只,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入2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平可增加收入200元以上。(张国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