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山: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就业路

看着即将出栏的鸭子,孙玉山难掩心中的喜悦。 甘肃食品部门开展“放心肉进社区”活动(图)
今年25岁的孙玉山,2007年毕业于烟台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他曾考过公务员、选调生,也曾到公司打过工,还做过小生意。如今,他回到老家河东区凤凰岭办事处李公庄村,当起了一名养殖户。27日,记者跟随孙玉山来到了养鸭场,听他讲述了不寻常的就业路。
学校里的体育明星 毕业后的“跟风族”
2003年,孙玉山被烟台大学录取。作为学校运动训练队的队长,孙玉山曾两次在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得十项全能的冠军。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个长相帅气身材高大的男孩天生带着一股灵动活泼的劲儿。孙玉山说:“那时我就觉得朝九晚五的工作很无聊,不适合我,我那时就决定要自己干点事业出来。” 2007年,孙玉山从烟台大学毕业。虽然在学校时,孙玉山已经无数次想像过自己创业的情景,但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很大的差距,没有资金,自己单干的念头遭到了来自家人的反对。“父母都认为我应该去考公务员,这样工作稳定,他们也放心。”孙玉山说。 迫于家庭的压力,孙玉山暂时放弃了创业的念头,也“跟风”加入了考公务员的队伍之中,希望能借此机会一展胸中所学。
放弃“朝九晚五” 坚持趟出创业路
虽然,孙玉山想过走平常的就业路,但命运之神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公务员考试失败之后,孙玉山在烟台市一家公司打工,虽然这个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基本对口,但他总觉得在这里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干的再好我也只是个打工的,每个月赚的钱仅够自己花销,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可以更精彩。”带着这样的念头,孙玉山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的最初理想——创业。 创业之初的艰难没人可以想像,孙玉山回老家河东区,问父亲要了给自己盖房子的钱,作为创业资本。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孙玉山带着这些钱,先是去浙江,独自一人开始跑厂子,做起了钢材的生意,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钢材原料价格上涨,赚的钱越来越少,孙玉山的第一次创业最后以失败告终。随后,他又抓住南方雪灾,很多地区水表卡被冻坏的实情,找来帮手生产水表卡发往南方,但是这只是昙花一现,孙玉山在卖掉第二批货之后,逐渐恢复正常的市场供求迫使他再一次停产。 三番两次的甘肃食品部门开展“放心肉进社区”活动(图)失败并没有动摇孙玉山创业的信念。2007年底,在外考察新项目的孙玉山,偶然听朋友谈论到肉食鸭的市场前景很好,初期投入少回报快。孙玉山回到家中,马上到有经验的养殖户家中拜访,学习了解肉食鸭的养殖过程,听他们分析养鸭市场利弊。经过周密的准备,他带着经过两次创业之后仅剩的最后一点资金找到经销商,签订了合同引进了第一批共1400只的鸭苗,开始了自己独特的创业路。
法学本科生 成专职养殖户
经过一个多月精心的照顾,第一批鸭苗出栏了,拿着净赚的两千多元,孙玉山笑了,因为他看到了肉食鸭大量饲养,短期出栏的潜在效益。“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出栏,虽然我第一次养的不多,但如果我扩大养殖规模,时间不变,那利润将会成倍的增长。”没有任何的迟疑,孙玉山又连续引进了3批鸭苗,而且每一批鸭苗数量都在增长。“现在这是第四批鸭苗了,能有3000多只,眼看马上就要出栏了,大约能卖到6万多元,净利润也能有5000元。”孙玉山指着眼前的鸭舍说。 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问题也就跟着来了。由于缺乏资金,孙玉山的养鸭大棚遇到了问题。“我父母都是地道的老百姓,虽然现在不阻止我自己创业了,但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帮助我扩大规模了。”刚毕业的孙玉山现在也显出了不同于他这个年龄的成熟,“我现在正准备贷款,再建两个养鸭棚,往后还要再引进些其他的养殖项目。”说完这些,孙玉山又告诉记者,养鸭子这只是他创业路中的第一步,在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之后,他还会继续探索新的领域,不断把事业做大做强。要用双手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者 李璐 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