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1.6公顷、200平方米的鸡舍,存栏2000只的小笨鸡,为双鸭山市宝清县尖山子乡东明村妇女张淑芹生出了“金蛋蛋”。
提起养鸡厂,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整齐的厂房,标准的层式鸡笼,三、两只蛋鸡或肉鸡在一只笼子里的情景。而张淑芹养鸡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今年48岁的张淑芹从2003年起养殖小笨鸡,从最开始她就瞄准了“打绿色牌”的路子。她把鸡厂建在村南面的一座荒山上,那里林木茂盛,水草丰美,小鸡整天在林草间自然生长,饿了吃小虫子,渴了喝山泉水,补料就是自家种的不上化肥的玉米。因此她养出的小笨鸡是纯绿色天然的,没有任何人工喂养的成分,市场竞争力强,销路好,吸引着县里和市区的许多人都远道慕名而来购买。2008年春,她养的一只产蛋母鸡卖40元,一枚笨鸡蛋卖8角钱,还供不应求。
养鸡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劳动量大的产业。张淑芹养鸡有个原则就是“事必躬亲”,特别是育雏阶段,她就和小鸡雏儿们住在一起,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着小鸡,甚至每一只小鸡都有一个可爱的小名。同时她特别注意疫病防治工作,她坚信防病大于治病,鸡雏7天滴鼻,15天第二次滴鼻,一年两次鸡新城疫、禽霍乱等防疫她都认真做到100%全免疫。她还坚持做好禽舍消毒以及饲槽、水槽的消毒清洁工作,保证了成活率,也就保证了效益。
头脑灵活的张淑芹看到自己的养鸡厂环境优美,鸡厂内还有一处池塘适合发展养鱼垂钓,而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吃小笨鸡,在鸡厂开办农家乐小饭店前景看好,就投资两万余元建成了集旅游垂钓、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饭店,特色经营农家炖小笨鸡、鱼锅、蒸土豆、茄子等,而且物美价廉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附近农场和村屯的人都打车赶来,每到中午她家的农家乐饭店总是挤得满满的。小饭店的开办既解决了笨鸡和鸡蛋的销售问题,又开拓了新的经营模式,增加了经济收入。
新农村建设提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鼓励发展养殖小区。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张淑芹的志向却不普通:她不仅想进一步扩大饲养规模,还规划要将全村搞养殖的农户都迁到村外,划成各个养殖项目区,统一防疫、统一经营管理,并且能净化村民的居住环境,还能让养殖业为更多的村民生出更多的“金蛋蛋”。
来源:双鸭山市农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