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45岁的张洪利是绥滨县新富乡新富村二组村民,别看他年纪不小,可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新式农民。因为懂经营、会管理是新旧农民的最大区别,这两点他都占了。张洪利从1995年开始饲养生猪,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固定资产已达到了120多万元。现已建成1万平方米的生猪养殖小区,存栏生猪900头,其中可繁母猪115头,后备母猪35头,仔猪455头,肥猪300头。去年出售生猪千余头,实现销售收入一百余万元。
回眸张洪利的养猪史,可谓一步一个脚印。猪舍由“土”到“洋”,由最初的塑料大棚、木栅栏到今天的多栋砖瓦结构的标准化猪舍。从1995年的几头开始,发展到今天的年出栏2000多头的养猪小区。养殖规模由小到大,这巨大跨越中的艰辛又有几人能知晓呢?刚开始由于张洪利不懂技术,没经验,所养的生猪起伏很大,利润很低。后来,在乡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刻苦学习新技术,后来有所好转。他又到东北农业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饲养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大王。
张洪利很注重生猪品种的选择,他总是选择优质的适于市场需求的品种。同时,他还坚持自繁自养。他出栏的生猪全是三元杂交。从出生到出栏,只需5个月,平均体重就达100公斤左右。仅生长周期就比二元猪饲养周期缩短了1个月。他养的三元杂交猪的肉料比是1:2.9,而二元杂交猪的肉料比是1:3.4,同样出栏1头生猪,他就可节约饲料100斤。2000头猪就可节省100吨饲料。他养的猪瘦肉率高,出栏价每斤都高出其他养殖户0.2元。张洪利满有经验地说“要想养好猪,就得讲科学多算计。”
在管理上,张洪利更是精心备至。仔猪出生后他总是及时地擦干体液,放进仔猪箱。驱肠虫、补养分、做防疫,样样都做的精心。使他饲养的仔猪成活率都达到了100%。随着断奶后仔猪生长期的不同,他选用饲料也不同,由初期的面料到面料拌小颗粒料到颗粒料。他饲养的育成猪各个都是膘肥体壮,外体鲜亮。客商都喜欢收购他的肥猪。
张洪利对市场变化把握得十分精准。依靠多年的经验,他遵循市场规律,能准确地抓住市场信息,并与多家大型猪场和屠宰场保持信息联系,牢牢把握生猪市场脉搏。他采取四季入栏,四季出栏的办法抵御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成功地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猪价格低谷。
张洪利还很乐于助人。他养猪的成功经验和丰厚的效益,让全村百姓看到了致富的门路,许多村民都想跟他学饲养生猪。张洪利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他们。谁缺仔猪,他低价提供;谁缺饲料,他帮助联系;谁家的猪有病了,他帮着免费治疗;谁家要卖猪,他负责联系销售......“我富了不能看着乡亲们受穷呀,因为我不光是一个养猪大户,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张洪利坚定地说。
来源:绥滨县农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