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08年的“消费文化节”主角,是一种来自乡村田野的土鸡。解放碑购物街上摆起了“土鸡宴”大餐,66道制作精美的菜肴所需的100只土鸡全部来自同一个地方———重庆市涪陵区的增福乡。
增福乡丘岭纵横,交通不便,历来有养殖土鸡的习惯,增福土鸡在山林里散养,吃五谷杂粮,生长期长,品质也很好。
农户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山坡上散养几只,但由于养殖分散,数量小,养殖土鸡农户的收益并不高。养殖户赵小敏的土鸡过去卖1公斤10元钱,有时候低至7元钱。2006年,重庆市渝中区对这里进行扶贫,由增福乡养殖土鸡,渝中区负责开辟市场。2006年底,渝中区不但把增福土鸡送进了重庆的大型超市,还把土鸡的收购价由10元1公斤,提高到了15元钱1公斤。增福乡的副乡长却找到重庆主城区几个超市的负责人,要求对增福土鸡重新定价,说“理想的价钱应该是到10元到11元1斤,应该能够卖得出去。”但遭到了超市负责人的拒绝。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先按照收购价20元、零售价28元1公斤试销。
增福乡为了改变传统养殖中数量小、品种繁杂的状况,要进行专业分工。乡里对养殖土鸡大力支持。饲养100只小鸡以上的,就一只补助1元。农民黄朝福就是在那时开始专门养殖蛋鸡,提供增福土鸡种蛋。他养蛋鸡三个月就能收回成本,比养殖商品鸡还短了一半的时间。孵化大户陶建伦2006年起开始到种蛋户家上门收购种蛋,孵化增福土鸡;他不足40平米的孵化房,1年孵化了七八十万只增福土鸡,带来30万元的收益。像黄朝福和陶建伦这样的种蛋专业户、孵化专业户,在增福乡还有五六家。为保证增福土鸡是在自然环境下散养出来的,乡里还有专人对养殖户进行抽查,一旦发现有人喂复合饲料,就立刻取消养殖资格。养殖户柳三从十年前就开始养鸡,2006年他从孵化房进了鸡苗,在自家屋后的山坡上分批散养土鸡,他的鸡可以随便检查。从2006年起,增福乡有一万多家农户开始养殖土鸡,数量也从原来的三四万只猛增到十四五万只。
土鸡的养殖上了规模,可卖上好价钱还要有好卖相。2007年初,渝中区和涪陵区联合举办“增福土鸡秀”,农民都拿出了最好看的土鸡参赛。选美使农民直观地认识了增福土鸡的外观标准。增福土鸡的鸡冠要大,要红,脚杆要长,颜色应是黑的或者乌的;它的皮应该是黑色或乌色,这是最标准的增福土鸡的皮色。选美活动不但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百姓,还引起了重庆市各大媒体的关注,在重庆一炮而红。2007年1月~2月,增福土鸡在重庆的销售量就达到了10万只;卖价都保持在28元1公斤以上,全年的销售量达到127万只。增福土鸡真正成了增福乡的名牌产品,产值一年达到2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