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霞去开办养鸡场的时候,从父母、亲戚到朋友一溜地反对和质疑。
李霞的丈夫开了一家经销丰田、皇冠的4S店,财力雄厚,李霞过着阔太太的悠闲日子,“做做脸,泡泡脚,洗个澡,休闲休闲。”谁也无法把她这个身材高挑、气质娴雅的城里 “阔太太”和一个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农妇形象联系在一起。
故事从她的先生在第一期复旦大学常州CEO班开始。
2006年,李霞的先生被领导推荐到第一期复旦大学常州CEO班上课,这个班提倡夫妻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李霞做了旁听生。绩效管理、财务核算、规范管理……夫妻两个人讨论起那些课程,有滋有味,李霞眼界大开,很想一试身手。
随着汽车拥有量饱和,李霞和先生也在寻找新的拓展空间。2007年,他们通过多方考察调研,决定从事生态养鸡业。绿色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无公害绿色食品一定会成为主流的消费趋势,他们在溧阳社渚的山区建起一座一千多亩的生态养鸡园。但李霞的先生商务繁忙,无法脱身,靠李霞全盘操控,她行吗? 2008年11月的一天,李霞的养鸡生涯已经一年多了。记者在新城南都东大门“刘家竹园鸡馆”里采访了李霞,她的一群CEO的同学正在为她的刘家竹园的产品营销出谋划策。
李霞说:“不要采访我,我的事业刚刚起步,我压力很大,也说不上成功。”
一般圈养鸡40天出栏上市,60天产蛋,一个星期产8到10枚蛋,但这些鸡不见光,吃了睡,睡了吃,品质口感差。而刘家竹园鸡最少180天才生蛋,因为散养,体能消耗大,产蛋量低。从去年开始选种起步,刘家竹园蛋真正上市是今年7月才开始。
李霞说,这项事情的艰辛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真正的原生态散养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养鸡这条路走过来一路艰辛,山上的养殖、技术辅导、市场销售都不是很顺利,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半年不到,李霞瘦了十几斤,操心的事情千头万绪,她常常失眠,有时候还掉眼泪,精神压力很大,但她冲出了一条生路。
2007年底,“刘家竹园生态养鸡园”开业了,这里远离城镇,条件简陋,没有闭路电视、没有卫生设施,李霞显示出了她性格的另一面。她换上工作服、在山地的泥泞中奔走,和工人吃大锅饭,能够吃苦耐劳仅仅是创业的第一关。
第二关是技术关。李霞精选了大别山的优良草鸡品种,采用原生态散养,技术要求很高,养殖温度控制严格,李霞去农林局、兽医站频繁取经,把进食安排和打针防病等科学技术引入实际操作。一些养鸡工有实际经验,但极度缺少科技知识,在技术上看不起城里来的阔太太,李霞慢慢疏导。
第三关是成本关。真正的散养成本大,周期长。很多朋友劝李霞,以经济收益为第一,在饲料里添加一些激素饲料,可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鸡的产蛋量。但李霞有着自己的信念——不管前面多坎坷,一定朝着自己的目标走。
中华老字号瑞和泰开始不相信他们是真正的散养,实地对他们的养殖环境全方面考察,充分论证,心服口服,史无前例为他们在店堂设了专柜。
对李霞的最大的考验是第四关管理关和第五关市场关。
李霞的性格坦诚、感性,心软富于同情心,这给她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但她在先生的力支持下,迅速成长。她从课堂里的一些经典案例中学到一种思考的方式,运用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绩效考核、团队等管理制度的建设。
产品上市之后,市场推广也是个考验,绿色生态鸡和鸡蛋是个新鲜事物,它的高成本和环保绿色食品的理念,注定目前它还不是大众产品。一开始李霞营销思路有些混乱,对业务员指导不够,绩效上做得不很好,即使李霞给业务员贴伙食费、加底薪,但业务员集体辞职了。李霞反省自己,流了很多眼泪。
关键时刻,以前反对她养鸡的朋友、同学给予她强有力的鼓励和支持,她的父母放弃退休后的安逸生活,住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养鸡园替她全方位打理。李霞说:“2008年几次全国性食品安全事件,让大家认同了我的绿色食品理念,让我更加坚信这条道路我走对了。”
李霞调整营销思路,坚持精品路线,虽然这样做太累太苦,不能在短时间内盈利,但李霞坚信自己的产品,靠品质会形成良好的口碑。 “刘家竹园鸡馆”经过她精心的管理运作,开张仅仅三个月就生意火爆,正是得益于刘家竹园系列产品的品质。 朋友的支持,让李霞增添了信心,下一步她还将在生态园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不吃饲料的野鱼塘,无公害的茶园。同时,3000平方米的宾馆主体大楼已经竣工,预计明年4月对外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