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岁的李海东,本是毕业于高校的高材生,因父亲做建筑生意亏损近百万,于是毅然辞掉高薪职位,孝心还债,回到家乡当起了“猪倌”,他克服各种困难,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创业,他不仅还掉了父亲近百万的亏欠,还成为地方上远近闻名的“养猪状元”,年收入在百万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李海东在走向成功的同时,没有忘记勤劳俭朴、贫困的父老乡亲。在自己致富之后,他积极动员村民大力发展生猪养殖,走科技致富之路,帮助乡邻们养猪脱贫致富。而今,他已经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立体生态养殖基地——海东农庄。近几年海东农庄每年创产值700多万元,出栏仔猪1万多头,出栏肉猪5000多头,实现利润200多万元。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省市多位领导先后到海东农庄考察指导。李海东先后被评为“岳阳县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湖南省科技示范户”、“岳阳市劳模”、“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全国青年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光环背后的李海东,曾经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呢?
孝心还债,放弃高薪要职回乡当猪倌
李海东是岳阳县柏祥镇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1996年从长沙铁道学院毕业,毕业后被深圳一家石油公司聘用,担任要职,年薪丰厚,令很多人羡慕不已。然而,正当李海东准备在事业上大展宏图时,父亲却因为做建筑生意亏损了近百万。李海东看到50多岁的父亲那一段时间愁白了头,毅然决然地辞职,放弃高薪要职回到家乡与父亲共渡难关。
回来后,李海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索,他发现柏祥镇有传统的养猪习惯,父亲也是养猪好手,于是他决定规模养猪,偿还背在父亲肩上的巨债。当时,乡亲父老对李海东的选择不可思议,认为他放着金饭碗不端,硬要回家当猪倌,都说他傻。父亲也劝儿子说:“你还是不要回来,养猪是农民干的活,又脏又累,政治上也没有任何前途……”李海东笑着说:“爸爸你已是50多岁的人了,这么多钱的债何时还得清?我不回来替你分忧,你怎么办?”
规模养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超乎李海东想象的难。没资金、没技术、没经验,可谓雄心一颗,困难一堆。但李海东对自己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没有资金,李海东就四处求助,找同学借,向银行贷场地,他低价租下镇供销社废弃多年的养猪场,饲养肉猪200多头;没有经验,他经常到农科院、大型养猪场、畜牧站向专家能手请教;没有技术,就订阅了《湖南科技报》等10多种科技刊物,还从书店买来《生猪的疾病与防治》等书,孜孜不倦、通宵达旦地钻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生猪市场行情好,当年上半年,李海东就盈利4万多元,第一步成功了。他在充满喜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谁知市场风云变幻莫测,下半年,生猪市场价格一跌再跌,肉价降到每斤3元还无人问津,喂一天猪要赔一天本。这次,他净亏了2万多元。惨痛的代价犹如当头一棒,通过调查分析,他找到了失败的症结,主要是自己市场风险意识弱,猪品种差,销售渠道窄。于是他把发展目标紧紧地瞄准在品种改良上,决定发展瘦肉型猪。他筹集资金,一次性购进瘦肉型外贸生猪200多头,这批猪的出栏,不但弥补了亏损,还净赚2万多元。
李海东在自己养猪的同时,也努力琢磨着市场变化,他发现,乡亲们辛辛苦苦养大了猪,由于没有市场经济头脑,没有规模效应,钱都被外地猪贩子赚走了。于是,他上武汉、下广东,闯市场,找销路,成为柏祥镇明淑村第一个养猪贩猪专业户。
细心赚钱,规模养猪偿还近百万元债务
1999年春天,李海东在柏祥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租赁了十步粮店养猪。场地大了,环境好了,他决定扩大养猪规模。他一次性购进2000头小猪仔,不久,又买进300头良种母猪,建成了岳阳县最大的农民原种厂。
为养猪场,李海东总是风里来雨里去。特别是遇到母猪生仔的时候,由于担心小猪仔被压,他不得不连续几天住在猪舍内。李海东说,养猪很辛苦,对此他却没有抱怨太多。与猪“相处”得久了,他反倒能从中自得其乐:“挺好的,有什么心里话都能对它们说”。李海东对猪舍卫生要求非常严格,他的猪舍里,非常干净,看不到哪怕拇指大的一团猪粪。
李海东的规模养猪越来越大,遇到的困难也愈来愈多。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他的姐姐李玲雪、姐夫张胜军看在眼里。姐姐姐夫都是湖南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又一同分配到郴州永兴县人民医院工作,1999年,已担任永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和科室主任的他们,决定放弃工作,回来帮助弟弟,为他的生猪规模养殖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这让李海东的规模养殖如虎添翼,当年就获纯利40万元。
几年下来,李海东连本带息偿还了近百万元的债务,手里还小有积余。这时,村民们开始对李海东心服口服:“大学生养猪就是不一样!”而重新成为农民的李海东,把农民的执著坚韧和深谋远虑结合于一身,他也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他觉得自己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了体现。“我养猪致富了,不但替父亲还掉了巨额债务,每年的盈利也在越来越多,乡亲们看在眼里,也开始规模养猪了。”
李海东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前来参观、取经的人也越来越多,远至湖北、江西,近到本市乡镇,李海东总是热心接待,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毫不保留提供。
海东农庄,带动父老乡亲发家致富
2002年冬天,李海东在赵李村租下了500亩荒山,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具有现代化管理模式的生猪养殖生态示范基地——海东农庄,他在海东农庄建造了10栋高标准的猪舍,万米仿古围墙,达到年出栏生猪12000头的规模。
李海东在走向成功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他积极动员村民大力发展生猪养殖,走科技致富之路。一方面,他培植典型做大规模,引导村民致富。例如村民潘大兵,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李海东就将潘大兵作为对口扶持户,与他签订了提供仔猪、饲料、防疫、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合同书。在李海东的帮助下,潘大兵从小打小闹迅速成长为养殖大户。近几年,他先后支持30余户农户发展生猪,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免费赠送技术资料5000余份。另一方面,他建立协会推动生猪发展,引领群众致富。
在李海东的带动下,柏祥镇的养猪大户呈几何级数增长,生猪产业滚动式向前发展。现在柏祥镇每年生产生猪18万头,全部销往广东和上海,实现销售收入2.2亿多元。
李海东又倡议成立“柏祥镇养猪协会”,实施大户战略,基地战略,用大户带大面,用基地连农户,用规模促发展,着力在信息、技术、种源、防疫、销售等方面给养猪户予以扶持,加强服务,提高农户的积极性。李海东说:“成立养猪协会后,猪源得到了保证,防疫有了保障,科技投入有了明显提高,并有效杜绝了生猪滞销的情况。”
商场如战场,经营就会有风险。2004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大跌,作为全镇最大的养殖专业户,李海东沉着冷静,告诫自己绝对不能惊慌,必须顶住压力,才能避免全镇生猪养殖走向萎靡局面。他采取逆向思维,将风险期当作投资期,迅速作出了两个调整,一是尽量压缩肉猪存栏;二是加大品种改良力度,走自繁自养、以质取胜的发展之路。一次性淘汰存栏母猪200头,同时购进良种母猪200头。这一举动为坚定柏祥镇养猪农户的信心,巩固柏祥镇生猪生产的龙头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全镇的生猪生产再一次渡过困难时期继续向前发展。
让李海东记忆特别深刻的一次是进入2008年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冰冻侵袭,这让李海东格外着急。春节前夕他还有几家广州的客户要来运走近1000头的商品猪,而已经是1月16号了,冰冻使得京珠高速公路封闭,运猪车若不能按时到达,待售的商品猪占着栏舍将导致下一批小猪无法进栏。就在李海东还处在内外焦虑之时,从广州来收猪的车顺利地陆续而至,这才让他总算松了一口气。经过实践的摸爬滚打,他坚信信息、时间、技术是养猪人时刻要把握的生存之本,正是这个信念,支撑了海东农庄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风险面前不退缩的勇气。
站在海东农庄的高坡上放眼看去,花果树下,一群群的鸡鸭正悠然自在。李海东向记者展望道:现在他正筹划建一个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在农庄所在的500亩荒山上全部栽上枇杷树和脆蜜桃树,将荒山变成花果山,利用猪粪、猪尿照明取暖,废弃物可作为果树的肥料,然后在果树下面种草,再在里面养牛、养鸡,这样就形成了立体开发,真正将农庄变成为一个既解决环境污染,又能变废为宝的生态产业庄园。
十多年辛勤耕耘,终于使李海东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他未来的天地,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