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桑耕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自然气候及土壤等宜桑养蚕条件和种养习惯成为我省蚕茧优势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地方经济,扩大出口创汇发挥着重要作用。
至2006年底,全县拥有桑园8万亩,养蚕户7万户,年发种7.3万张,产茧285万公斤,茧款收入5700万元,农业人口人均收入106元。有鲜茧收购站47个,丝绸企业27家,有缫丝能力17.6万绪,年需干茧1200吨,年产生丝300吨,行业产值9500多万元,实现利税820多万元,安置劳动力达1500余人。当前,西充蚕桑产业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和南充市委实施蚕桑“百万工程”。(即用3—5年时间,使我市桑树总量达到100万亩,产茧达到100万担,于2007年启动)作为全省的蚕茧优势产区,将赢得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二是国家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蚕业生产将作为生态、产业享受更多的政策支持;三是随着市场经济运作的进一步规范,丝绸贸易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巨大的生丝加工原料缺口也将为蚕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四是蚕业也作为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重要产业支撑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纳入本地经济发展规划,有利于蚕业的发展。
1、西充蚕业发展现状
1.1、分户饲养与规模经营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户户养蚕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低下,因此蚕农对提高养蚕技术水平、提高蚕茧单产、质量缺乏内在动力,同时也经不起市场、自然风险的袭击。加之目前农村劳动力紧缺,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老人、妇女肩负着家庭生活琐事的重担,对现代养蚕技术一无所知,因此始终养不出优质茧来。若不及时转变增长方式,蚕桑生产仍可能出现“多了砍,少了赶”的现象。
1.2、服务滞后与提高效益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蚕业从业科技人员短缺,大量乡镇蚕桑技术人员辞退,村社更没有技术员,致使蚕业科技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不但不能推广应用先进的栽桑养蚕技术,一些原已广泛推广应用的集中收蚁、小蚕共育、统防统治、省力养蚕、优良蔟具使用等技术的范围正在逐渐缩小,提高蚕茧单产、质量、效益的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
1.3、市场波动与收购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蚕茧收购体制不顺,农、工、贸分段,行政管理多头,其结果是蚕茧收购秩序紊乱,茧贩子增多,出现“蚕茧收购大战”,导致茧价时高时低,把千家万户蚕农直接推向市场的“风口浪尖”,既不利于丝绸加工企业发展,又有损蚕农利益。
1.4、投入较少与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资金匮乏,疲于应付职工工资(自收自支人员)基本费用开支,对生产的投入力不从心,加之企业投入信心不足,只收购,不建立蚕桑基地,农民担心企业的收购价格,怕投入无回报。因此造成了产业合作关系不稳定,解决不了投入的问题,影响蚕桑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2、西充蚕业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在了解了西充的蚕业状况后,笔者认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和市委、市政府实施蚕桑“百万工程”的机遇,以加快蚕业结构调整和推行科技养蚕为手段,以“百里优质蚕桑走廊”、“十大优质蚕区”和“凤凰山蚕桑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强化基地乡镇建设和培育发展业主大户为重点,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建立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着力推进蚕业产业化和蚕桑、蚕种、蚕茧生产一体化进程,促进我县蚕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将西充建设成为川东北蚕业经济强县。通过3—5年的努力,桑园总面积达到16万亩,发种23万张,产茧800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1.5亿元,蚕农年增收1000元。
3、西充蚕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3.1、优化布局,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必须把建基地作为蚕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最适生态和比较效益的原则,突出规模抓重点,连片集中上水平,合理调整蚕桑布局结构。一是把栽桑养蚕的重点向基础好、有条件、群众积极的乡镇集中;二是把零星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突出重点村、社;三是向养蚕能手转移,大力培植蚕桑专业户、重点户,实现从过去量的发展向质的发展过渡。在大行间作桑、小桑园、四边桑三结合栽桑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大行间作桑、小桑园比重,把重点乡村社实行无缝覆盖,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真正实现蚕桑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
3.2、创新机制,改革传统养蚕模式。“溜溜种、簸簸蚕、篼篼蚕、块块钱”是一家一户养蚕模式的真实写照,量少质差,总体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机制创新,提高集约化养蚕水平。一是加快培育专合组织,引导农民闯市场。通过“五统”(统一订种、统一共育、统一统防统消、统一集中售茧、统一技术服务)服务模式向蚕农提供蚕前、蚕中、蚕后服务,提高农民技术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切实做到了合作社(协会)一头连市场(企业),一头连蚕农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示范作用。按照“三民”、“四自”(民办、民管、民受益,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原则,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家一户的小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专合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解决蚕农无技术、无信息、无资金、无市场的问题,从而降低蚕农自然风险和提高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二是培育一大批养蚕大户,引领蚕业发展。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通过转包、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鼓励缺劳户、外出务工户的桑园向科技人员、养蚕能手和经营业主集中,发展一批专重大户。三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健全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蚕业科技人员到基地乡镇、村社、业主(大户)开展科技承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地乡镇对村社干部和养蚕大户进行培训,把栽桑养蚕的关键技术培训到农户,确保一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要加大蚕桑技术服务力度,抽调精干人员,到基地乡镇指导规划,帮助提高栽桑养蚕水平;乡镇要确定1—2名懂蚕桑技术的专业人员,专门负责蚕桑技术指导工作;蚕桑专业村要在“三职”干部或养蚕大户中选择一名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人负责蚕桑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蚕桑技术服务体系。
3.3、坚持科技兴蚕,提高蚕业发展科技水平。发展蚕桑生产,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观念,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科技措施。一是大力推广小苗一步定植成园技术。坚持春育夏栽冬嫁接,实现第二年投产见效。在栽植技术上,推广“三座窝,一张膜”;在栽植规格上,推广宽窄行间作桑模式(即宽行6尺,窄行2尺,退窝2尺);在栽植模式上坚持小桑园、大行间作桑的办法,积极探索“桑草牧”、“桑菜”等桑园建设模式,提高养蚕的综合效益。在桑园管护上,目前我县桑园平均千株年养蚕才1.5张左右,离千株养蚕4张蚕的标准相差甚远,发展潜力巨大。要加强新栽桑苗的培肥管理,及时嫁接改良,提高良桑化程度,力争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全面推广嘉陵20号、湘7920等新桑品种,八字号、洞庭×碧波等优良蚕品种。三是大力推广养蚕新技术。要修建专用蚕房,做到统防统消、小蚕共育、蚕台育、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减少“簸簸蚕”,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投入成本,提高综合效益。做到优质优价,提高蚕农养好蚕、售好茧的积极性。四是大力加强栽桑养蚕技术培训力度。要加强蚕桑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技术指导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
3.4、深化改革,推进蚕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从目前西充产业培育来看,桑、蚕、丝、绸各个环节比较健全,只要正确引导,便可形成城乡统筹发展、工农互动的产业链条。当前要以深化改革为先导,以利益联接为纽带,以实现多赢为目标,推进蚕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一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蚕桑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并培育龙头企业,通过与基地乡镇、蚕业协会等签订收购合同,形成“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等经营模式,做到扶一个龙头、建一片基地、育一大产业、富一方百姓。二要改革蚕茧收购体制。实行最严格的蚕茧收购许可证制度,对无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严厉打击。凡以合同形式与蚕农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并有相应收购条件的企业或业主,可优先核发蚕茧收购许可证,在与蚕农签订协议的范围内收购鲜茧。蚕茧收购单位和个人要加强行业自律,不能随意哄抬茧价或压级压价。
3.5、增大投入,激励蚕桑产业快速发展。加快蚕桑产业发展,投入是关键。一是增大财政投入,要把蚕桑产业发展列入财政总盘子进行预算,增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扶持。按照“产业优先,基础配套”的原则,积极整合退耕还林、农林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百村计划等项目资金,重点向蚕桑基地乡镇倾斜。三是提取“蚕业发展资金”,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统筹资金。主要用于蚕桑基地建设、蚕桑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蚕桑示范园区建设、基地乡镇扶持和生产发展奖励等,反哺生产环节,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四是对蚕桑发展实行以奖代补。对蚕桑基地建设进行奖补,大力支持乡镇、村社和业主(大户)发展蚕桑。奖补资金跟随项目走,以奖代补,促进发展。对所有项目补助资金要规范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充分调动养蚕者的积极性,发挥奖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6、加强领导,确保蚕业发展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县委、政府应成立“蚕桑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蚕桑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统一指挥和监督协调。乡镇也应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专门机构、专项经费抓落实。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蚕桑事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过程,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围,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因此应大力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