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些年内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大,内陆县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名冠中原的河南省内乡县的“牧原养猪产业集群”,可以说是内陆县域产业集群的佼佼者。 位于内陆地区的河南省内乡县,经过近20年的培育,不但形成了1个县工业园区、16个乡镇工业园区,而且产生了1个名副其实的产业集群——河南省牧原猪产业集群,从而名冠中原。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县,总面积2?465平方千米,耕地47.33千公顷,人口63.99万,林果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原有的机械、建材、五金、化工、酿酒、食品加工、造纸印刷、矿产开采、玉雕等十大门类近70家国有或集体企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纷纷倒闭。现有企业大都是近些年招商引资新建的。
根据县情特点,内乡县坚持把工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2008年,全县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项目总投资33.8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3.1亿元。新上项目进展顺利 。一批如畜牧业、造纸业、建材业、食品加工业的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特别是以河南省牧原养殖公司为龙头的猪产业集群,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产业集群。
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专业养猪企业,始建于1992年,历经17年的发展,目前拥有5个饲料加工厂,20个专业养猪场,1个屠宰场,年产高档饲料50万吨,年产瘦肉型商品猪100万头,年可向社会提供高健康无应激纯种猪8万头,二元母猪5万头,年屠宰生猪100万头。
公司技术先进,管理严密,所采用的早期隔离断奶(SEW)、分胎次饲养、多点式饲养、一对一转栏、全自动猪舍设计、沼气发电等技术均居国内先进水平。
公司投资4000余万元,在世界生物保护圈——宝天曼南麓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原种猪场,2005年9月15日,从加拿大引进原种猪470头,现已扩展到基础母猪2800头,并保持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等多种疾病为阴性。原种猪的后代经测定,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背膘薄、产仔多等特点。
目前公司是国家级原种猪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农机协会机械化养猪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国家生猪内乡试验站、中国养猪行业旗舰企业、中国养猪行业百强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河南省养猪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南农民满意的种猪品牌。法人代表秦英林先后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先后两次荣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 2009年2月12日,做为全国养殖界的唯一代表,在中南海向温总理建建言献策。
近两年来,在内乡县委县政府的重点扶持和引导下,在内乡县已经真正形成了以牧原公司为龙头的猪产业集群,从种猪培育、品种推广、仔猪供应到商品猪收购与销售、成品猪屠宰加工和销售,从人工授精到仔猪繁育,从定期防疫到适时监控,从原粮收购、药物配方到饲料加工,从猪舍设计、安装、调试到定期检修维护,从猪场堪察选址到环境保护,从猪饮用水源监测到猪粪尿的处理,从卫生防疫到商品猪(肉)出口,从猪舍设计施工到肉制品包装出口,从保安人员的录用到科技人员、营销人员的聘用,从各养猪场的自主经营到养猪协会和养猪合作社的全方位服务,从市场攻关营销到与政府的联络洽谈,……每个环节,每个链条,都形成了互动有无,都实现了企业化运作,也都实现了市场化运营,成就了与猪有关的企业307家,涉及9个乡镇,创造就业岗位5万多个,2008年实现产值4?6183亿元,人均产值0?8万元。
为了弥补产业链的缺陷,增强猪产业企业的关联度,2009年新增种猪冷配场3个、种猪超市(场)5个、育肥场10个、饲料场3个、养猪设备企业3个,新增养猪协会会员173个,新增猪粪有机肥企业3个,新增高档精品包装材料企业3个。内乡猪产业集群除养猪协会的统一服务之外,还建立健全了牧原网络,组建了网站,并实现了全球养猪技术和产成品销售的网络链接。而且围绕养猪所需的房地产、保安、人力资源等产业(企业)正在培育发展之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牧原公司与山东龙大肉食公司,强强联合,实现了养殖与加工的直接衔接,总投资2?6亿元,年可屠宰生猪100万头的龙大牧原高档肉食品加工项目已完成投资1亿元,2010年将成为全国第三大肉制品加工企业。龙大牧原高档自动化猪肉制品企业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实现利税9000万元,并带动和壮大内乡及周边种植业、饲料加工业、养猪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内乡已经形成了以河南省牧原公司为龙头的生猪养殖、饲料加工、高档肉食品制造、养猪设备生产、猪粪沼气发电、猪粪有机肥加工、养殖人才培训、养猪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完整的猪产业链。
不过,内乡县,以牧原公司为龙头的猪产业集群的形成,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尖锐冲突之时,困难重重。前几年,秦英林牧原养猪企业急速扩张,猪粪便每天上万吨,污水横流,污染严重,周围群众怨声载道,纠纷、上访、闹事不断,政府头痛,秦英林也非常苦恼。但是,在处理养猪企业与周边群众纠纷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和秦英林都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养猪企业扩张,实现养猪产业集群,环保特别是水污染是养猪产业的“瓶颈”,必须解决好猪粪便污染问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引导秦英林为猪场所在地农民打深水井,修暗水渠,建沼气池,先行解决水污染问题。接着结合招商引资,政府帮助秦英林养猪企业创办猪粪便有机肥厂。后来,秦英林主张创办沼气发电企业,得到政府全力支持和帮助。2008年,秦英林牧原公司沼气发电项目正式投产,并且获得联合国环境与计划署160万美元的项目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