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宁海新闻网报道 44岁的顾江龙个子不高,但非常精干,浓眉下一双深邃的眼睛,让人过目难忘。他现在既是上海楠君工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又是宁海振楠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把上海赚的钱,投资到宁海来,投资家乡就是对家乡最好的回报”!
投资农业是有前途的
20多年前,21岁的顾江龙不满足于终日在七市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跺脚走了出去。经过20多年的风风雨雨,他尝遍创业的酸甜苦辣,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最终落脚上海,创办了上海楠君工贸有限公司,主营房地产开发,到现在,他每年租赁厂房,也有300万元的收入。
日子好过了,顾江龙就琢磨着“反哺农业”的事。他说:“我一直认为投资农业是有前途的,第一是有国家政策支持,第二是民以食为天,按照犹太人的说法,做一只碗赚10元,还不如种一只桃赚1元,因为碗如果不摔碎,可以用100年,而桃子吃掉了就没有了!”这么着,2005年10月,他以160万元的租金,和跃龙街道签订了青洋山24年的开发使用协议。
万事开头难。青洋山位于杜鹃山背面的山岙里,原是一个小山村,政府实行下山移民后,这里成了荒无人烟的废村,水、电、路全断!但顾江龙是个认准目标不回头的人,他先修路。考虑到经费浩大,干脆自己买了一台挖掘机,天天挖山不止,两年时间,新挖道路3公里,拓宽旧路5公里。有了路,他接水接电,又花掉了6万元。为了防御山洪,投资200万元,在山谷里从上到下连修3座水库。再花费80万元,种下香樟500株、桂花2000株、茶花2000株,还有桃、梅、竹、桔……荒凉的山岙变成了花果山。然后,第一期引进2万只农家鸡,在花果山上追逐、嬉戏。荒凉的山岙人欢鸡叫。
磨难是成熟的催化剂
由于顾江龙的农家鸡完全在山野中散放,都是3斤左右的“瘦肉型”,因此上市后吃过的人都嚷“鲜”,不多时就打开了市场。为方便顾客,他干脆在坦坑和城南连开了两家门市部,并准备把养鸡规模扩大到10万只。
正当顾江龙准备大展拳脚时,春节前,一场大雪袭来,鸡棚压塌,鸡被压死、冻死5000多只!
祸不单行的是,他在上海的厂房也被雪压塌不少,承租户损失很大,嚷嚷着要赔偿。
顾江龙说:如果按照民法,因雪受灾属于“不可抗力”,况且我自己也受了灾,照道理我可以不赔一分钱。但做人要上半夜忖忖自家,下半夜忖忖人家,这些承租户也可怜啊,他们中的有些人还是借了高利息买设备的!我就一户一户去核实,损失多少赔多少,前前后后赔出了30多万元!钞票可以赚回来,要是诚信失去了,就回不来了!
顾江龙的性格是“百折不回”,他修整了压塌的鸡棚,他挖掉了冻死的花木,他赶在汛期到来前把水库驳坎、抹面……干得风生水起!
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上海又开了一家门市部,把农家鸡打进了上海市场。
干事业离不开贤内助
顾江龙目前每年在青洋山养殖基地上投入300多万元,产出却“还不够付人工钿”,有人说他傻,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往“无底洞”里投钱。但他有一个理解他、信任他的好妻子。顾江龙感慨说,“男人干事业离不开贤内助”。
他的妻子陈爱秋这样安慰他:我们每年往青洋山投钱,赚钱更好,不赚钱也没关系,就当花2000万元买一套别墅吧,别墅还要付物业费呢!
顾江龙在家乡大名鼎鼎。但第一次扬名,就是陈爱秋的缘故——23岁那年,顾江龙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办的七市毛纺厂倒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抵掉了,但陈爱秋还是跟了他。因为她觉得这个后生,现在虽然穷得上无片瓦,但是个“有生活”的人,日后一定能创出一番事业。他们没有办一桌喜酒,就领了一本结婚证。这在当时,是一桩轰动一时的新闻。
一直到现在,夫妻俩都是夫唱妇随,相濡以沫。顾江龙每天早上爬起来,陈爱秋早把煮好的粥端到了桌上。顾江龙不喜欢陪客人到饭店吃饭,能推则推,因为他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饭菜,是妻子在家里烧的。
“5年时间,我要把青洋山基地建设成集养殖、餐饮、健身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山庄,开发家乡,美化家乡,这是我的梦想!”顾江龙深邃的眼睛盯着远山近水,笑了!
顾江龙属龙,常言道:不是猛龙不过江,我们期待着顾江龙梦想成真!(文/王方图/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