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染色馒头、假薯粉、三聚氰胺……近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就这些问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问
题仍然不少”,但和中央的要求相比,和群众的期待相比,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和水平还存在着差距。
■ 焦点
1 皮革奶牛肉膏问题被夸大
记者:我国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的合格率都在96%以上,而老百姓却感叹“还有什么敢吃的”?实际的情况
与大家的感觉为何会有这样的落差?
张勇(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首先,食品安全领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新闻媒体、互联网也多有报道和反映。总体来看,这些报道可以分为两类,一些是客观反映存在的问题,如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还有的则是夸大其辞或没有事实依据,如对圣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问题的报道,最后经核查属夸大或不实。这样的一些报道短时期内集中出现,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群众看了以后往往都会信以为真、焦虑担忧,也自然会有“还有什么敢吃的”的想法。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人人关心,“燃点”很低。但是应当看到,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这样讲绝不是掩盖矛盾、粉饰太平。
食品安全事件虽时有发生,但与庞大的食品及生产经营者规模相比,所占比例很小,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2 特定时期全部检测某种食品
记者:为什么很多问题都是媒体先发现的?我们监管采取抽检方式,为什么不逐一检测?
张勇:很多案件是在监管部门查处并公布后,有关媒体再跟进报道的,像近期的假薯粉、去年的问题乳粉等案件都是如此。
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是在媒体先发现并报道后,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了调查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赞成在事件的性质、危害和影响范围尚未查明核实的情况下,个别人就将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冠以“致癌”、“致命”、“剧毒”等字眼标题加以报道,甚至编造没有事实依据的假新闻,造成公众恐慌。
抽检是各国包括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做法。针对每种食品全部逐一检测,没有哪个国家能承担得起、能做得到。事实上,抽样检测已被证明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抽检制度和方法。当然,也不排除在特定的时期、区域针对某种食品进行全部检测。
3 非法添加问题是“牛鼻子”
记者: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最突出的是什么?今年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重要举措?
张勇: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都是典型的非法添加案件。一些不法分子见利忘义,添加非食用物质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非法添加具有造成大范围、系统性危害的风险。因此,今年食品安全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快解决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的问题,这也是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牛鼻子”。国务院前不久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也下发通知,要求切实解决这一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
4 食品安全监管“政出多门”
记者:三鹿、双汇等知名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堂而皇之地进入知名连锁超市,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解决这类问题,应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张勇:一方面,说明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需改进完善。监管链条长、环节多,存在政出多门、职责不清、衔接不畅的问题,检测检验手段不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个别执法人员监管不严甚至徇私枉法,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另一方面,这些事件的发生更加凸显了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重要性。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产加工出来的。因此,不仅要加强监管检测,更重要的是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做到企业讲诚信、行业要自律,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解决这些问题,要从自律、监管、政策、法制、宣教等多方面着手,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愿犯法、不敢犯法、不能犯法、犯不起法”,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局面。据新华社电
■ 分析
十几个部门被指管不好食品安全
政协委员建议加大问责力度
前几年,就有人计算过,猪肉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有八九个部门在管,但还是出了“瘦肉精”中毒事件。时隔多年,“瘦肉精”重出江湖。于是,食品安全多头管理的问题,再次引起热议。
《人民日报》昨日报道,目前有十多个部门在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希望各部门能各司其职,做到不失职,不扯皮,不遗漏,切实把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这一大事管严、管好。”
食品安全的多头管理已被诟病多年。此次“瘦肉精”事件后,有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在“瘦肉精”事件中,可以看出目前的食品安全多头管理失效。
但是,也有多位专家担心,如果食品安全监管完全集中于某一部门身上,可能会带来权力过大,难于监督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力律师事务所施杰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质监、卫生、药监等部门根据专业划分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现在也专门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这也是统一管理的有效机制。如今,加强对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督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施杰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大对违规部门的问责力度、对政府部门内部违法者的打击查处。
也就是说,不管多少部门在管理,关键是加强问责,在分工范围内管理不好就应该担责任。本报记者 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