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
要再看看,不敢随意扩产。
农业部门:
有涨就有跌,市场自然会调节。
生猪:
身价高就是不一样,至少寿命要长一点。
今年以来,生猪收购价在慢热一段时间后,近段时间突然“高企”,已升至每担(50公斤)900元以上,创下我市生猪收购历史最高价。在我市农贸市场,猪肉价格也随之上扬,平均每公斤较年初上涨5元以上。什么原因导致生猪收购价上涨?本轮涨价会对我市生猪饲养造成什么影响?养殖户现在最关心什么?
作为农业大市,我市也是珠三角地区、港澳地区重要的养猪供给地,为此,记者专门针对此轮生猪价格大涨价,走访了市农业部门以及基层畜牧部门、部分养殖户,希望能透过猪价上涨的表面现象,去探寻我市生猪养殖业的某些行业规律。
探因
为什么价格会猛涨?
带着一串串疑问,日前,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前往江海区,召集部分养殖户、畜牧兽医部门负责人、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开“诸葛亮碰头会”,分析市场形势,研讨生猪发展对策。记者也应邀一同前往。
当天参加座谈的养殖户,全部来自江海区富农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江海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所长柯闯耀告诉记者,富农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6月,核心社员年养殖生猪8万头,年上市4.3万头,占江海区全部上市量的一半左右。“所以请他们来座谈比较有代表性。”
除了大环境因素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生猪涨价如此迅猛呢?大家七嘴八舌,记者进行综合整理,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是:今年初本地区小猪成活率低,不少养殖场小猪死亡率甚至高达30%,导致现阶段本地大猪上市偏少;饲料成本上涨,预混料较去年同期要上涨20%以上,比如玉米已经卖到每吨2400元以上,还几乎一天一个价,日见其涨;劳动力成本高,一个普工,包吃包住一个月1500元都难请到,年青人更请不到。
“涨价风”可能刮到明春
根据前些年的经验,按本地业内人士的观点,生猪涨价三年左右一个轮回,也就是说继2007至2008年间的一轮“涨价潮”后,应当是2012年再起一次“涨价潮”。“但是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大环境冲击之下,新的一轮生猪大涨价提前了,并在今年夏初爆发。”在我市持这一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那么此次“涨价潮”何时可退?市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农业专家预测,生猪收购价高位运行,可能要到明年春节期间。“这种推算是依以现在投放周期计算的:一部分投资者或养殖场,看到了生猪生产赚钱,从投资能繁母猪起,要一年左右时间,‘大猪’才会上市,价格才会有所抑止。”他据此分析认为。
多数养殖户
扩产态度谨慎
面对新一轮涨价,我市的多数养殖户在高兴之余,并没有盲目乐观,更没有急于加大投入。
武东猪场总经理刘兆威表示,“要再看看,不敢随意扩产。”江海区养猪协会秘书长、富农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副社长、新创猪场总经理李森耀则表态说,“现在还是慎重些,先不急于扩产好”。有着丰富养猪经验的技术师傅老闫则分析,现在多数养殖户持观望态度原因有二:其一,猪疫病风险比较大;其二,行业不稳定,“不是每年都能赚钱,有的年份赚了,有的年份就亏了”。老闫说,现如今,只有两类养殖户敢于投入再生产,一是边养猪边养鱼的;二是自己有能繁母猪的,不用向外购买仔猪。
对新近的生猪收购价大涨价,基层畜牧兽医部门显得比较客观理性,态度不急不躁。江海区农业局副局长、畜牧兽医局长张仲平说,“不经历‘暴利期’,就不能扩大生产。”张仲平说,大风大浪有利于调整生猪养殖规模,淘汰那些规模小的养殖户,最终形成以“生产基地”形式的养猪大户,这样“对国家有利,对以后畜牧业健康发展都有利”,尤其重要的是,规模经营,对生猪疫病防控将更加有效。
一位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更是“一针见血”地说,生猪价格上涨,是现在屡见不鲜的农产品价格“过山车”现象的一种。“蒜你狠”现在不狠了,“豆你玩”也不再玩了。有涨就有跌,市场自然会调节,猪价早晚会跌。
人物
听一位养殖户倒“苦水”
如今,我市养殖户头痛事至少有三:饲料成本高、猪病防控烦、请工人难。
刘兆威,是江海区养猪协会会长,武东猪场总经理。在当前生猪价格高涨时,刘兆威并没有喜形于色,还向记者大倒“苦水”。
2007年初,刘兆威决定自己创业,但开工厂投入太高,自己没本钱,按刘兆威的话,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自己“对养猪有兴趣,也有一定的技术”,所以便踏上了养猪业,一直至今。当时是接手别人的一家小养殖场,规模不大,有能繁母猪40余头。好在2007年始,生猪收购价开始上涨,刘兆威说,从2007年上半年至2008年下半年,有一年半的时间是赚钱。一度认为养猪还蛮有“钱”途。
但是,兴奋劲刚过,猪价又开始了回落,从2008年至今年年初,再也没有像刚刚涉足养猪行业时赚得那么爽了,刘兆威甚至怀疑当初的选择。为了扩大生产以及维持后来价格低迷时期的经营,增加设备等等,刘兆威把那一年半赚的钱,又都投了进去。
说起此前两年的养殖经营效益,刘兆威说,“前年亏了,去年算打平,今年前5个月还在亏。”所以如今生猪价格猛涨时,刘兆威感觉都有点“不适应”,甚至要掐一下自己,证明这不是梦,才知道居然又开始赚钱了。也真是因为前几年养猪养得“有点怕了”,当记者问起他有没有扩大生产的想法时,刘兆威表示,“暂时没有这一打算,要再等等看。”
在价格上涨同时,作为一家中等偏小规模养猪场老板,还有很多头痛事,让刘兆烦恼与纠结。
刘兆威说,除去饲料成本、猪病防控等,近年来最让自己头痛的事,就是“请不到养猪工人,更不要说请一个技术全面的师傅级的好工人了”。
他告诉记者,自己养猪场的人工成本现在越来越高:请一个普通的养猪工人,在2007年、2008年,包吃包住,一个月只要800元,现在已涨到了1600元,涨了一倍。一个师傅(负责日常防疫、人工采精、养殖技术等),在2007年、2008年,一个月2000元至2500元,现在已涨到了3500元以上。像他的养猪场,请了8个人,一个月人工成本费用至少要1.5万。
“就是这样,还是很难请到。”刘兆威说,因为工作环境单调,同时出于防疫需要,工作期间又不能随意出来,现在年青人根本不到养猪场工作。所请的,一般都是40岁以上,很多是两夫妻一起出来打工的,只有这样的工人,才会安心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