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早晨,聊城育新街,人群熙熙攘攘,路边卖鸡蛋的大嫂正招徕顾客:“三块一一斤,多要还能便宜。”一条街上,有七八家鸡蛋摊,价格都在每斤3.1元。
“别问了,别问了,这蛋鸡没法养了,一天赔200多元,实在撑不住!全价料去年一斤1.1元,现在是1.2元。豆粕1.7元一斤,还掺假。行情再不好,我就把这批鸡贱价处理了!”在东昌府区新区街道董付村,养鸡户王敬华抽着烟,一脸的愁容,烟烧着手了才扔掉。
鸡舍里,3600只“京白”鸡“咯咯”叫着,王敬华的老伴几分钟就捡拾了一筐白花花的鸡蛋,放在地上,颇有些无奈。
“一天产300斤鸡蛋,没人要!只好在家里放着!天气冷还好说,等天一暖和就坏了。”王敬华苦笑着说,“打了一圈电话,卖鸡蛋的都说存的蛋很多,不敢要。送上门去,每斤3元钱,勉勉强强够饲料成本,更别说防疫、水电、人工的费用了。养鸡与赌博差不多,说不准啥时候就砸进去!我养鸡15年了,一半的好行情也没有赶上。这批鸡是去年4月份养的,没想到在产蛋高峰期遇到这样的行情,等下半年行情好了,我这批鸡又该淘汰了。”
像王敬华一样,各地蛋鸡养殖户正面临寒冬。该村从事鸡苗孵化的马振臣刚从德州考察市场回来,他注意到德州的鸡蛋批发价最低到了每斤2.7元;山西太原的网友向记者介绍,当地鸡蛋零售价为每斤3元;食品商务网对13日国内各地鸡蛋行情综述显示,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的鸡蛋价格均低于3元。
蛋价陷周期性低谷
马振臣的孵化车间里,孵化器“轰轰”地响着,刚出壳的黄色小鸡毛茸茸的,“叽叽”地叫着。几位女青年手脚麻利地辨认、分拣着公鸡母鸡。
马振臣搞鸡苗孵化已有17年,他摸准了一个规律:“当养鸡户都抢着进鸡苗时,过几个月蛋价准跌;当养鸡户纷纷处理蛋鸡时,蛋价过一段时间就到了反弹的时候了。现在蛋价正处于周期性低谷。”
马振臣分析:“2011年是近几年养鸡行情最好的一年。由于2009年底的疫情,导致蛋鸡存栏量减少;2010年下半年开始,蛋价逐步上升,到2011年中秋节,达到高峰,聊城的蛋价最高达到5元一斤。养鸡户早晨喂鸡,晚上数钱、喝酒。农民见有利可图,纷纷养鸡,在中秋节补栏达到高峰。社会上的大批资金投向养鸡,一投就是几十万的资金。加上没有发生大的疫情,蛋鸡存栏量大,现在那些蛋鸡进入下蛋高峰期,全国性的鸡蛋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在预料之中。”
马振臣的鸡苗供应青岛、德州、河南、长春等地。去年,他孵化了200万羽鸡苗,比2010年增加了100万羽,每只母鸡鸡苗3.8元;而元旦到现在,只孵化了不到10万羽,鸡苗价格最高每羽只有2.8元,低的2.2元。东昌府区畜牧局生产科科长侯国生介绍:鸡蛋零售价3.1元,是3年来聊城蛋价最低点。随着气温的升高,产蛋量将进一步增多。因此上半年,蛋价难以回升。
出路在何方
如何走出养蛋鸡的困境?部分养殖户现身说法:关键在一个“巧”字。
巧配料。“从前年开始,我的鸡蛋就每个2元了。无论市场蛋价怎样起伏不定,都影响不到我。”东昌府区沙镇王连村的刘波自豪地说。他的鸡蛋按个卖很畅销,年纯收入百万元以上。有啥诀窍?奥妙在饲料,他不用市场上的全价料,而是用黄粉虫配五谷杂粮喂鸡,不用任何激素和添加剂。鸡蛋清澈,磕在盘里稠,吃起来很香。这种鸡蛋符合高端消费者对“绿色、天然的”要求,在聊城打开市场后,销到北京、上海等地,供不应求。
巧进苗。“蛋价一路登高、众人争相养鸡日,是鸡蛋滚向低谷、养鸡开始赔钱时。蛋价达到高峰时要紧急刹车,及时出手蛋鸡和鸡蛋;蛋价达到低谷时,要及时进苗补栏。”在蛋鸡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马振臣说:“按照这个窍门养蛋鸡的户,基本上都是赢家。”
巧养殖。侯国生认为,现在养鸡的门槛太低,农民有点资金,搭个鸡舍就能养,价格高时一哄而上,价格低时一哄而散,形成了恶性循环。散户养殖,防疫、卫生、饲料方面也做不到标准化。而规模化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强,对稳定市场价格至关重要。在美国,年存栏2亿只蛋鸡,由99家养殖企业掌握。他建议政府对规模养殖户提供完善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巧引导。分散养殖,农民无法准确预测市场,无法及时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只能在涨价预期下盲目追杀涨跌。为此,养殖户建议政府完善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发挥政府、中介、龙头企业等多方面的作用,对市场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来安排生产,按供需关系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