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速成鸡”事件暴发,至今已近两年。本以为随着行业主管部门的宣传以及业内专家教授的讲解,广大消费者已经了解了何为“速成鸡”。可前段时间和一位白羽肉鸡养殖户的聊天,却让记者感觉事实远非如此。
他问记者,速成鸡能吃吗?记者反问,你做这个,你觉得呢?
他说,不能吃。
记者问,为什么?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大家都说不能吃!
从业者尚且这样认为,更不用说普通消费者了。作为一个畜牧兽医行业的媒体记者,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把“速成鸡”的知识利用媒体的力量再次强化普及,虽是旧话重提,实为情不得已。
记者曾对“速成鸡”特别关注过。所谓45天出栏的“速成鸡”,学名白羽肉鸡,老百姓又称“快大鸡”,该鸡种的显著生理特征就是生长速度快。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计算,目前世界商品肉鸡大部分是在42日~48日出栏的,其中最常见的是45日出栏。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兼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她说,被称为“速成鸡”的白羽肉鸡引自欧美,是全球第一大肉禽来源,全世界都在吃。之所以45天出栏,最主要的原因是品种选育,同时和饲料配方、科学防疫以及科学的饲养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海市家禽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家栋也曾公开解释,“快大鸡”的优点就是长得快、个头大、上市快、价格低,不足是口感稍差。在他看来,“在适当的条件下45天出栏的‘速成鸡’,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可见白羽肉鸡的速成完全是正常的,不是因为吃了激素才长得快,而是自身的生理特征和科学的饲喂条件所决定的。
另外,“速成鸡”事件暴发后,记者曾专门咨询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业内专家,专家们异口同声地表示,“速成鸡”事件完全是外行人不懂,缺乏专业知识而搞出来的乌龙事件。早在上世纪80年代,白羽肉鸡的养殖就已经能达到45天出栏的水平。
对于使用激素的说法,一位专门从事家禽育种工作的教授告诉记者,激素的成本不仅高,而且技术要求复杂。添加使用激素对于促进鸡肉生长其实并无效果,反而增加肉鸡患心脏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死亡率。“所以即便使用激素促进了肉鸡的快速增长,高死亡率也会抵消这种收益。养殖户无法承担使用激素所带来的成本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