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产能过剩的概念。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产能也就是生产能力,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而对于如何判断某行业是否进入产能过剩的阶段,则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为普遍的判断标准是,供大于求,即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这就是产能过剩。然而另有观点认为,产能总量,并不是简单得将生产设备相加,因为生产更多时候需要多种条件互相配合,才可顺利进行。并且,就同一行业来讲,相同的产品,不同的质量、服务等,所面临的需求是不相等的。因此,需要同一行业的产能、需求进行细分,才能客观判断产能是否属于过剩的局面。
放在我们 饲料行业来讲,产能过剩这个概念早在2008年左右就有一些 饲料企业、行业研究人员提出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基于消费群体、养殖市场的变化,饲料工业发展进入了深度调整的阶段,饲料产能过剩也成为整个行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新希望、大北农、通威等龙头饲料企业,以及饲料协会相关领导均多次表示过对产能过剩的担忧。静书也曾在上半年发过一篇“饲料行业进入严重产能过剩阶段”的文章。当时更多是站在饲料企业产能利用率的角度上进行阐述的。那么本文,将从消费—养殖—饲料这个产业中探寻产能过剩的局面及原因,以及以东方希望刘永行为案例,试图寻找出企业如何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中生存、发展。
目前我国还没有判断产能过剩定性的科学评价标 准,欧美等国家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评价指标。设备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之间,超过90%则认为产能不够,有超设备能力发挥现象。若设备开工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而产能利用率,也叫设备利用率,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简单的理解,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简单来看,产能利用率=年度产量/年度产能。
从1中可以看出以上大型饲料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大致在50%左右,而有的企业甚至在50%以下。远远低于79%,这个正常值的范围。大型饲料企业尚且如此,可以推断出整个饲料行业确实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就我们畜牧行业来讲,不单单是饲料生产,从原料—饲料——养殖—消费,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互相影响,紧密相关的。因此,产能过剩不单单存在于饲料这个环节,包括油脂、赖氨酸、 生猪、 家禽等等,多个市场均陷入产能过剩的窘境。
而行业产能过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相对下滑;二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亏损企业增加;三是行业供给超过了行业需求。尽管饲料价格没有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但是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是越来越低,并且企业盈利的能力也有所下降。具体来说便是, 饲料原料成本越来越高、规模跟集中化、分工更加精细、产品同质严重、科研技术愈发重要、利润越来越薄等等。
就成本来说,玉米、 豆粕、棉粕、菜粕、 鱼粉、 乳清粉等原料价格,近年来一直是水涨船高,据静书统计,2010年7月份 豆粕在2900元/吨,目前为3500-3600元/吨;棉粕、菜粕价格在2100-2200元/吨的价格,当下在3000-3100元的高位运行。原料采购这一项就占据了企业70%以上的成本,再加上,石油、人工、水电、物流等各项,饲料企业的成本压力日益沉重。成本高压之下,部分小型、微小型饲料企业难以承受,加快其退出饲料市场的步伐。因此, 饲料原料成本的增加,也成为加快饲料行业深度调整的重要因素。
成本的增加,必然将压缩利润空间。据静书了解,在上世纪80年代,饲料行业为发展黄金期,当时利润能达到16%以上。而随着生产成本上涨,饲料行业利润下降至3%左右,彻底结束暴利黄金期,进入“微利化”时代。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国整个 家禽、 生猪、 水产养殖业遭受各种“H7N9流感”、生猪产能过剩、天气、病害等影响,养殖业进入了低迷期。这就直接使得饲料行业调整的步伐加快,部分抗风险能力差的饲料企业被迫停产。
2013年我国饲料总产量为19 100万吨,与2012年同比下降1.8%。这成为饲料工业发展以来,饲料产量的首次下降。一方面是成本的上涨,另一方面是养殖市场不景气,夹在中间的饲料企业备受煎熬。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希望、通威、海大等龙头饲料企业的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而中小型饲料企业面临的则是更严峻的生存的困局。这个时候,就越能体现出大型饲料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在2006年之后,全国饲料企业进入减少的阶段。在2006-2008年期间,受到经济不景气以及饲料行业内在原因,饲料企业数量快速减少。在2009-2012年期间,饲料企业数量大体平稳。2013年再度出现下降,同比2012年减少了7%左右。其中,被淘汰的饲料企业以中小型、微小型饲料企业、作坊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