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对中国畜产品生产发展至关重要,世界畜产品生产强国都非常重视良种的繁育和推广。下面就介绍一下发达国家畜禽良种繁育的经验。
整合资源开展联合育种
发达国家在政府和协会的统筹协调下,充分挖掘利用优秀种质资源,实施全国范围的联合育种,实施统一遗传评估,建立统一育种信息共享发布机制,从而促进遗传改良速度的加快。如丹麦猪育种在国家生猪生产委员会组织下联合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和全国43家种猪场(约72个种猪群)、165家扩繁场、约1.4万家商品猪场开展联合育种,联合育种使得丹麦每年完成生长育肥性能测定的种猪超过10万头,扩繁群的长白猪和大白猪的繁殖性能也统计到数据库,每年有超过10万胎的繁殖记录,极大地提高了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和选种的准确度。加拿大在加拿大猪改良中心组织下实施全国联合育种,核心群母猪约为9400头,年测定量近10万头。美国通过国家种猪登记协会及国内各种协会组织联合全国生产者进行育种,其跨国育种公司不但整合国内资源,还在全球广泛寻求伙伴开展联合育种。
实行严格种畜登记制度
发达国家政府不断完善与育种相关的制度标准体系。如日本实行严格的种畜登记制度,对种畜的出生日期、本体特征、其前5代父母特征等均有详细记录,依法建立档案,统一全国编号,形成登记证书,登记证书是公畜成为种畜的资格证书,没有证书其精液就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澳大利亚农业部制定了国家肉用牛纯种登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主持肉用牛等品种的性能测定、品种登记工作。加拿大建立了完整的种畜登记制度,国会制定动物系谱法案规定,所有在加拿大出生的纯种畜禽都必须进行登记,且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加拿大纯种猪的官方系谱上都带有加拿大猪育种协会组织(CSBA)的标识和加拿大农业部的官方印章,这使得在CSBA注册的种猪系谱记录具有很高的信誉度。
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技术不仅有利于优良遗传的推广,同时有利于建立场间遗传联系,推动遗传改良的加快。美国种猪人工授精率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提高,目前育种公司和大多数猪场一般全部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或第一次自然交配,第二、三次人工授精。丹麦猪育种过程中,90%-95%的母猪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核心群实现100%人工授精,使不同种猪群之间建立起遗传联系。日本肉牛育种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人工授精进行有计划交配,肉牛商品生产早在21世纪初就在全国基本普及了人工授精技术,现在胚胎移植技术日益成熟推广,国家对试验场所需的包括引进利用冷冻精液所需要的器具以及胚胎移植技术相关设备购买进行支持。
发挥行业协会服务功能
美国的NSR、加拿大的CSBA都是行业协会组织,在畜禽良种繁育种过程中为其成员提供包括系谱登记、性能测定和遗传改良指导等各种服务。
加快种猪遗传改良速度
以丹麦猪育种为例,种猪的选择强度大,淘汰率高,公猪的选择强度为2%,母猪的选择强度为10%左右。人工授精站公猪纯繁的配种时间平均6个月左右,不断有更优秀的公猪进入人工授精站;核心群母猪的更新率也非常高,极大地缩短了世代间隔,加快了种猪的遗传改良速度。另外,为控制近交系数的增长,丹麦规定人工授精站每头公猪不论其如何优秀,纯繁与配母猪数量不能超过本品种母猪存栏量的5%-8%。
李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