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猪肉价格肯定会回落,但决不会回落到以前那么低的价位水平。”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早在去年4月,猪肉开始涨价的时候,就有专家连续预测,昆明肉价会在去年10月、12月回落。如今第一个季度即将结束,可高烧的“肉价”还没有退烧的打算,肉价上涨的利润空间有多大,为何近一年的时间迟迟降不下来呢?本报为此做了一番调查。
市民:希望猪肉价格回落
早在去年猪肉上涨的时候,就有专家就开始预测去年4季度猪肉价格会有所回落。记者从商务局公布的数据发现,猪肉价格从去年5月到9月涨幅最为明显,曾突破了24元/公斤。随后10月上旬开始回落,去年10月8日-23日半个月内平均价格降了0.7元/公斤,而10月25日-11月5日平均价格降了1.5元/公斤左右,跌到20.5元/公斤。但从11月中旬开始开始,猪肉再次掀起涨价波,到目前平均价格已经涨到了25.46元。
在篆新市场经常买菜的杨女士说,去年3月份的精兽肉价格每公斤只要15元左右,那时买猪肉还能挑挑肥瘦,净拣好的买,一次花50元就能买上两三公斤在家放着慢慢吃,肉贩也是大块大块的销售。
女士表示自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猪肉就开始大幅上扬,每公斤上涨了1元左右,5月份开始出现爆发式上涨,到去年9月一度涨到了23元/公斤。如今的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翻了一倍,市民对猪肉的消费力度也下降了不少。精明的商贩则根据消费者的习惯,把肉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案板上方便市民挑选。
杨女士说涨价后一家人的菜谱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猪肉为主改成鸡肉、猪肉、鱼肉轮换着吃,作为普通市民,杨女士希望猪肉尽快能降下来。
商贩:批发价节节攀高
“后腿肉、小排27元/公斤;精瘦肉30元/公斤。”红联第二农贸市场卖猪肉的徐女士说,和前几天相比,后腿肉和排骨的卖价又涨了2元/公斤左右。
徐女士说,猪肉批发价在3月初曾有所下降,但之后开始每次以5角或一元的涨幅再次居高不下,目前已接近23元/公斤。而猪肉中的肥肉、童子骨价格普遍在20元/公斤,如果后腿肉和小排按照25元/公斤销售,每天一头猪要亏50元左右,还不带自己的人工和为消费者加工的电费。
随后记者在棕树营、白马、篆新、东华等农贸市场发现,对于精瘦肉,部分商贩的喊价甚至达到了32-33元/公斤,商贩表示主要是因为批发价上涨。
昆明市商务局市场监测信息显示,最近白条猪肉平均批发价格在21元上下徘徊,毛猪平均收购价格则为约16元/千克,鲜猪肉平均零售价格基本在25元/公斤,这比一年前足足贵了10元/公斤。
供应商:价格要回落原位,难!
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目前仔猪的价格行情看,养猪户在增加存栏数量导致仔猪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增加了养殖成本。另外农村的单个养殖户都是按照传统方式在养殖生猪,喂养时间过长,对于疾病控制防范措施相对落后,因此成本高风险大,利润相对要低。
云南神农肉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耀明表示,从国家的宏观政策来看,有利于刺激农户的生猪补栏,按从储备母猪到繁殖小猪再到生猪出栏的生长周期算,一般需要1年半的时间。从这个周期来看,到8月份应该是生猪出栏的高峰期,这个时候猪肉价格应该会有所回落。不过猪肉价格不会大幅下跌至去年同期价位。因为猪肉价格主要还是受供求关系影响,只有生猪市场再次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价格才会出现大跌。但这种大跌是以养猪业损失惨重为代价的,对生猪生产的破坏力非常强。从长远看,不仅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好处,反而会让消费者尝到猪价更猛烈暴涨的苦果。
昆明市商务局市场规划和运行调节处处长李明高日前也表示,今年春节过后,随着猪肉消费进入淡季和生猪出栏量增加,肉价很可能回落。但是如果下半年猪肉价格过快回落,可能打击养殖户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