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场上10只鸭子有3只是中澳集团的。荣获2006年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的中澳集团董事长张洪波,率领5000多名员工,把一个作坊式的养殖场发展成为拥有32亿资产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中国畜禽屠宰百家优势企业,肉鸭存栏和年加工量达到8000万只,居全国第一。其成功经验被评为联合国扶贫开发案例,向全世界推广。
订单养殖 农企双赢
外表憨实、不善言谈的张洪波坦承:自己其实是个很有胆量的人,“这一点,对做企业很关键。” 他说。
张洪波生在山东省庆云县庆云镇张桃符村一个普通农家。当年,张洪波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家里穷无法继续读书,他到天津一家养鸡场当工人。
干了近3个月, 带着300只鸡苗回到了家乡庆云,开始了自己的养殖生涯。由于防疫技术不过关,他的鸡曾遭遇了“全军覆没”。
开弓没有回头箭。 他买来一些有关养鸡技术的书籍,刻苦研读,多次参加技术培训、考试。不仅掌握了一整套养殖技术,还取得了畜牧师的资格证书。1997年养鸡场已颇具规模,他 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状元”,被评为“德州市农村科技大王”。在他的带动下,附近村1000多户农民成了养鸡专业户, 并带动了全县的养鸡热潮。庆云县政府为了调动农民养鸡致富的积极性,特意在县城南大门立起一座数十米高的大公鸡雕像。
1998年, 他买下了濒临破产的康源集团良种肉鸡加工厂 ,成立德州中澳禽业有限公司。
中澳推出了 “公司+标准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养殖。良好的信誉和科学的养殖模式,使养鸡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他投资兴建3处种鸭场,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英国樱桃谷父母代种鸭,配套发展了16处养殖基地,并投资1.2亿元建成了年宰杀2000万只商品肉鸭的生产线,配套建成了存栏16万套父母代种鸭的育种场和20万吨的饲料场,正式组建了中澳集团。
“公司+标准化农场+农户”的订单养殖模式既保证了鸭农的利益,又促进了集团的快速发展。
“养了中澳合同鸭,一年赚了八万八,这是俺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庆云县马徐村的农民马德昌站在自家的鸭棚前,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给笔者算了一笔账。
标准至上 科学决策
在中澳集团,办公区和所有养殖场全部是绿地、硬路。这是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建设的,按欧盟国家对养殖基地的要求,场区内不能见土。
“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宰杀了多存储,等市场好了再销售。 一律实行计划生产。计划是经过充分市场论证的,计划不是哪一个部门制定的,而是由公司决策委员会确定的。”张洪波对自己企业的市场信息分析部门很有信心。”
张洪波说,科学的决策归功于公司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为此,公司一方面广招天下人才,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聘请专家,招聘大学生;另一方面,每年投入资金对管理层进行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强强联合 提升品牌
2006年11月,中澳集团与欧洲最大的肉鸭育种公司——英国樱桃谷集团成功签订合资合同,双方共同投资建设肉鸭繁育中心,项目在2007年4月份开工建设,建成后年可提供优质鸭苗3亿只,中澳集团的鸭苗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张洪波满怀信心地说:“ 中澳集团的目标也像樱桃谷集团一样要做百年企业,力争在‘十一五’末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鸭业要做到世界第一,成为中国禽业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