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频道4月7日电 (记者 刘 洋) "少龙啊,专业合作社成立起来后,关键是要发挥作用,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让农民得到实惠。"4月6日,在云阳益农养猪专业合作社,县供销联社负责人真切地对法人蒋少龙说。
蒋少龙原是沙市供销社职工,于2001年下岗,先后到广州、浙江等地务工。7年间,蒋少龙是如何从一个下岗工人变成了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这得从县供销联社鼓励下岗职工以创业实现就业、带动产业说起。
因体制改革,供销系统不少职工下岗。如何引导这些职工再就业,发挥其在供销系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县供销联社在引导再就业与发展农村产业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受此鼓励,一批供销系统的下岗工人积极投身农业发展,并有所成就。蒋少龙就是其中的一个。
2003年,蒋少龙在人和镇桔园村建起了养猪场。但由于势单力薄,创业并不是很顺利,好在他多年与市场打交道,又吃苦耐劳,才最终挺了过来。目前,他的猪场面积达到900多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猪1000余头,仔猪800多头,收入300多万元。
一人富不是富,团结起来共同富。去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法》正式实施,县供销联社实行领导包片、干部驻点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成千上万的农民组织起来,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并号召原供销系统职工率先带头。
今年2月,蒋少龙邀约当地猪农邱成云、魏文群等4户农民成立云阳益农养猪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补栏、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等规范化运作模式。"现在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生产成本下降,价钱又卖得高。"邱成云说。
"从一个养猪大户到专业合作社的法人,我同样是一个赢家。"蒋少龙说,规模扩大了,市场竞争力强了。合作社还将发展更多的成员,永远做市场的强者。
和蒋少龙一样,全县供销系统共有7名下岗职工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涉及的行业包括生猪、茶叶、柑橘等。
在抓好供销系统率先带头的同时,县供销联社加强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工作,发挥供销系统在流通领域的优势,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去年,新津乡蓑草专业合作社用80多吨蓑草加工的草绳卖不出去,县供销联社主动派人到利川、奉节等地寻找买家,终于"变草为金"。今年初,罕见的冰雪天气让红狮近千吨脐橙滞销,柑橘专业合作社受到严峻挑战。县供销联社及时与该合作社取得联系,并与当地党委、政府和部分合作社成员一道,前往重庆主城和县内各大超市推销,有效地减少了橘农损失。
"专业合作社让农民偿到了甜头。目前,全县已有规范化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入户农户3800多户,1.2万多人。"县供销联社负责人说,今年全县将围绕生猪、山羊、蚕桑、油桐、蔬菜等产业发展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县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率达到25%,发展主导产业的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率达到60%以上。